十 月.京都—2

标签:
桂离宫京都御所祇园竹寿司 |
分类: 阿布在路上 |
早餐时Hiro带来个徒弟,19岁的大阪女孩,从大学退了学来旅馆做学徒。看着有些青涩却也是活泼健谈的。不高心不明白单调辛苦的学徒生涯如何就好过了无忧无虑的大学校园,想来总归也是各有各的理由了。
往桂离宫的一路,下电车有一条标示清楚的上坡路目的地,再拐过一条静僻的乡道就是游客入口。皇家别墅桂离宫,后阳成天皇御弟八条宫初代智仁亲王所建。其素雅敏感的审美造就了这座日本庭园的至高杰作。30个游客一多半是日本人,日语导游多国语言语音导览,在导游引领警察护卫穿行园内。湖石沙洲小桥亭台无不美轮美奂,书院茶室只能从门外望望,昔日皇族品茗读书拈花赏月的场景只能脑补了。游园讲究的除了眼观还要留意虫鸣鸟语风过树梢的声音,花开草长的气味,掠过湖面的清风带来的舒适体感,无奈在规定时间规定线路的集体活动限制了这些本该灵敏的感觉。但这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一代名园已是动人。
京都御所的美不高兴不会欣赏,尤其是一百个游客在导游警察的看顾下排队游览。风轻云淡或者月朗星疏,三两人五六人甚至七八人行走于石子路,窸窸窣窣甚是闲雅。一百个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而来那声响可就嘈杂难耐。始于平安朝的皇室居所历经一次次火烧,一次次重建,顽强地遵循着最初的格式,不可避免地一次次走样。这会现于眼前的与不高兴心中古典的形制相去甚远,厚重的屋顶薄弱的檐口显瘦的立柱……没头脑讲许是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并不是国力强盛有能力获取哪些珍贵木材。
王公贵胄的宫殿与大众从来只能远窥,祇园,白川,巽桥,才是京都酣醉人生的缩影。整排的御神灯,红漆牌的捐赠围篱,桥前洋车上的公子小姐,桥上嬉闹合影的大叔少年。而由巽桥眺望白川,古旧的町家建筑掩映于花树间伫立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两侧,无论日夜,艳阳里雨雪中总是美好。
今儿赶场看预约的景点,没时间随时吃喝补充体力,早早滴就肚皮饿了,随意走进这家寿司,却是大大惊喜。老板烹割老板娘斟酒,老板捧出杂志告诉不高兴他本人正是京都寿司第一人。一辈子做一件事,做到极致,京都似乎不乏这样的手艺人。一丝不苟甚至有些不苟言笑,一枚一枚地做,一遍遍指导需不需要蘸酱油,每次不高兴习惯性拿起筷子,都会急得叫“筷子是给你吃撒西米的”真是恨不得要没收了不高兴手里的筷子。老板不会讲英文但能听懂,搞不清的可以写汉字。他活杀的那条鱼叫AZI,汉字就是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