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芝加哥

标签:
芝加哥密歇根大道旅游 |
分类: 阿布在路上 |
到达芝加哥的那个下午,密歇根湖升起的雾气弥散在市区的上空,芝加哥城美丽的天际线在茫茫迷雾里隐隐绰绰。
昏黄的街灯给这个夏初清冷的夜添了些暖意, 离开家时上海正值梅雨,芬兰的朋友讲这会上海比赫尔辛基冷,此刻才晓得芝加哥比上海更是冷得多。不明就里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总觉得这个夏夜不至于太冷。在Michigan大道隔壁一个街区的街角一家叫做Rosebud的餐馆,勇敢地在不需等候的露天位坐下,一餐饭只吃得手脚冰凉。
回到West Huron Street的Felix酒店,和前台商量有没有大一点的房间,人家诚恳地讲这会客满要不明天再看看,不过这家Boutique酒店的房间都不怎么大。忽然有些糊涂了,是不是配了Philippe Starck for Duravit的洁具,备了L’Occitane的香波浴露,再有些小房间就算Boutigue。。。好在Felix的位置真的好,和Michigan大道间隔几个街区,闹中取静周边汇集时髦的餐馆。酒店自家的LM Bistro餐厅也是雅致舒适,只是这间法国餐厅的早餐依旧是美国的份量。
初夏的艳阳里暴走芝加哥,穿行于各个时期的摩天楼之间,从前历史课上幻灯片几秒钟就next的建筑一一呈现。1871年10月的一场大火烧毁了芝加哥早期的木构建筑,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聚集此地,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芝加哥学派诞生,作为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芝加哥学派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提出了形式服从功能,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1885-1935年间的钢结构高层建筑在立面设计上继承了古典三段式的风格。而1950年之后的建筑完全摆脱了古典元素,现代主义风格成为高层建筑的新趋势。 由Huron Street往Michigan Ave直至芝加哥河边玉米楼的所在,天际线壮丽优美街道的界面绵延怡人。到了IBM广场一带密斯.凡.德罗设计的的47层的黑色大厦于芝加哥最高的 Trumph International Hotel and Tower遥遥相望。跨越芝加哥河的一座座铁桥那些或豪放或典雅的钢铁构件都会令人想起20世纪初这座城市大工业大都市发展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