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行─ 皇宫广场Place Square

标签:
巴洛克冬宫凯旋门记功柱旅游 |
分类: 阿布在路上 |
沿涅夫斯基大街一路往西,尽头就是海军总部。海军总部的东面,司令参谋总部,禁卫军团,冬宫这群各具风格而又彼此协调的建筑与它们共同围合的空间构成了圣彼得堡的皇宫广场,这个巨型的广场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广场之一。
广场的历史始于彼得大帝,当时涅瓦河左岸是一座海军总部的要塞,海军总部四周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片空旷的广场。十八世纪初城市沿涅瓦河岸迅速兴起,尤其在冬宫建成之后,原本就宽阔的海军总部空地显得更是荒凉,而体量宏大的冬宫需要一片连接城市和涅瓦河的空间,广场初具规模。十八世纪中叶,广场南侧建起半圆型围合的豪华私宅,至1819-1829年间,这片豪宅被两幢巨大的总司令部大厦General Staff Building取代,里面设有国家重要的行政机构。两幢楼宇之间以一座拱桥造型的凯旋门连接,由此可以通往涅夫斯基大街。凯旋门的顶端是胜利女神驾着六批战马的战车跃跃预发的青铜雕像,象征了俄罗斯战胜了拿破仑。
同样为了纪念俄罗斯打败拿破仑的光荣战绩,1830-1834年间在广场的中央矗立起一座亚历山大凯旋柱Alexander Column。这座芬兰红花岗岩建造的圆形纪念碑高47.5米,碑顶是踩着一条毒蛇的战神天使。重600吨的花岗岩柱完全依靠自身重量矗立在基座上,没有任何额外的固定装置。据载1832年树碑之时只用了1小时45分钟,2000名士兵和400名妇女操纵复杂的绳索和滑轮完成了这个工程。
冬宫是涅瓦河左岸众多建筑群里最雄伟壮观的宫殿。从彼得大帝时期开始兴建,1754年,伊丽莎白女皇统治时期重新规划和修建,直至1762年,凯瑟琳大帝时期才告完成。1764-1768,紧邻冬宫又建起小艾尔米塔什以收藏凯瑟琳大帝购自欧洲的艺术品,随着藏品的越来越多,有沿着涅瓦河直到冬运河建起了大艾尔米塔什。为了使更多人可以观赏到皇家的收藏,1842-1851又在侧面兴建了新艾尔米塔什。
人们喜欢用冬宫来比凡尔赛宫,事实上冬宫甚至圣彼得堡都是18世纪随着俄国向西方向巴洛克开放,意大利巴洛克,法国古典主义和俄罗斯的民族特性混合在一起的产物。绿色白色相间,描金雕刻的冬宫卓越超群是俄国巴罗克式建筑艺术最伟大的纪念。而路易十四的王宫凡尔赛不仅以它的节律,光线,秩序,和谐成为法国古典主义的楷模,建筑的轴线,空间,装饰无一不彰显王权,是那个时代最令人难忘的设计。
皇宫广场经历了沙皇时代的辉煌,见证了随后的革命岁月,如今已是圣彼得堡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广场的角落有贩卖吃食和纪念品的流动摊贩,显目位置却是庞大的活动公厕,远处有三三两两的警车待命,警察们说说笑笑看着很轻松的样子。天气好的时候,宏大的广场上会有半大的孩子结伴而来,那个踩着溜冰鞋玩飞碟的女孩子是我此次俄罗斯之行见到的最帅的女生。老公没有接住人家抛过来的飞碟,只能感叹岁月流逝。
新艾尔米塔什整块花岗石雕成的阿特拉斯大力士柱前不管天晴落雨都是新人们拍照的外景。站在高大的门廊下可以望见对面古典风格的建筑窗上贴了招租的广告,从建筑的缝隙露出的金色穹顶是世界第三大圆顶教堂圣伊萨大教堂St. Isaac’s Cathed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