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ya Safari—跨过赤道
标签:
赤道东非大裂谷肯尼亚咖啡旅游 |
分类: 阿布在路上 |
前日从内罗毕来阿伯岱儿,途径尼耶里Nyeri,大华讲从前这里是东非最大的货物贸易中心,当年没有货币,人们聚集此地交换所需的物品。如今这里是咖啡、茶叶、剑麻、谷物、畜产品集散地,有乳品加工、制茶、制革等工业,还有铁路通内罗毕。此外,镇上的热闹的市集依旧有当年繁华的影子。
由阿伯岱儿往纳库鲁,中途跨过赤道由南半球行至北半球。在这条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竖着黄色的牌子,肯尼亚地图边写着“You are now on the equator”。这里是全世界仅有的30多个赤道与公路的交叉点之一。路边小店有了“跨过赤道证书”的业务,阿布不能免俗,花了300Ksh置办一张,举着证书美滋滋的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各留影一张。
有人在赤道线两边做着简单的实验:在一只底上开了孔的碗底塞上塞子,盛满水再放上一根火柴,在赤道的北半球拔去塞子,于是我们看见火柴朝着一个方向旋转;重复以上动作,但在赤道的另一边拔去塞子,火柴立刻反方向旋转。阿布问,如果在赤道线上又会如何?结果火柴几乎不动了。科学家还发现在北半球热带气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以顺时针方向旋转。。。
继续往北,就是东非大裂谷Great Rift Valley。它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有人将它称作“地球表皮上的一道伤痕”。站在这里我的眼睛看见的是一片宽阔富饶的谷地,满目苍翠,良田遍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肯尼亚境内,裂谷的轮廊非常清晰,它纵贯南北,将这个国家劈为两半,恰好与横穿全国的赤道相交。
位于肯尼亚境内的裂谷部分,是整个大裂谷较深的部份,其中最深的在内罗毕,这部分裂谷区没有出海,而湖泊折较浅所含的矿物和盐份较高。这一片除了奈瓦萨湖Lake Naivasha均为咸水湖,而我们正要前往的纳库鲁湖Lake Nakuru则碱性也很高。
继续前行,我们又回到了南半球,陆地巡洋舰驰骋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左手是茶场,右手是咖啡园。“我在非洲有一个农场,它就在恩贡山脚下”当年卡伦• 布力圣Karen Blixen的梦想就是在肯尼亚经营自己的咖啡种植园。
此刻,手边的咖啡散发着浓郁的芳香,喝一口,有果香且口感丰富完美。这是由中度研磨中度烘烤的Dormans咖啡制作的,味道好过在肯尼亚的酒店所喝过的,大华讲最好的肯尼亚咖啡品牌就是Dormans和Nairobi。咖啡在19世纪进入肯尼亚,而波旁咖啡树在20世纪初才由圣.奥斯丁使团St.Austin Mission引入。自此,肯尼亚咖啡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咖啡。它那美妙绝伦的芳香,均衡可口的酸度,浓郁的果味令人倾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