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跟屁虫阿布
跟屁虫阿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138
  • 关注人气:1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AT

(2009-12-08 20:51:06)
标签:

吴哥窟

旅游

分类: 阿布在路上

柬埔寨对于阿布这个年纪的中国人从来就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度,风流的西哈努克,摇头的宾努亲王,是“认得”的屈指可数的几个外国首脑。后来“解放全人类”成了令人捧腹的嘲讽,阿布也晓得了柬埔寨的骄傲是吴哥,吴哥时代的高棉王朝留下的无可比拟的建筑和浮雕是世上最令人惊叹的景致,是高棉民族心灵的圣殿。而吴哥窟那五座莲花一样的宝塔从图片上一直走入我们的心里,成了一定要去过的地方。

802年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著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周边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模型照片,来自网络。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航拍图,来自网络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在暹粒逗留的短短几天里,有人去了三次吴哥窟。第一天顾不得旅途的疲惫,在期待与兴奋中摸黑起了个早,赶往吴哥窟等待日出。黑黑的天幕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吴哥窟的草坪上回廊里聚集,慢慢的天空开始放亮,而期待中的日出美景却不曾出现。云很厚很低,不一会儿一场大雨把众人浇了个透。因为这场雨,有缘遇见那个友善的TukTuk车主,感受到柬埔寨人的淳朴善良。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第二次去是在黄昏时分,夕阳下金色的吴哥美得叫人叹息。可以想象当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无意间在原始森林里发现吴哥窟时的感叹: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吴哥窟建造的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晚唐,长年藩镇割据使唐王朝的统治权力名存实亡,盛唐已走向衰亡。857年愿诚和尚山西五台县建造了佛光寺,其大殿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佛光寺大殿单层四阿顶,面阔四间,进深八架橼。由内外两圈柱组成平面柱网,内外柱等高,檐柱有侧脚及升起。檐口曲线平缓,出檐深远。斗栱尺度雄大,形式古朴。脊槫下不施侏儒柱,仅用叉手,是现存已发现古代木建筑中的构造孤例。殿内遗有释迦、弥勒、普贤、观音等唐代塑像,以及唐、宋壁画和题记。

也是公元800年,在罗马,理查曼大帝从教皇手中接过皇冠。理查曼表明他是全部罗马帝国和基督教帝国的继承者。事实上,这是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方第一次统一在同一个政治权威之下。查理曼大帝为了显示他与罗马帝国皇帝的平等地位,而把亚琛作为第二个罗马。公元785年,他下令建造了亚琛的宫廷礼拜堂,即遗留至今的亚琛大教堂Aachen Cathedral,公元 805年亚琛大教堂被定为主教教堂。公元814年,查理曼大帝遗体葬于亚琛大教堂。

1431年,暹罗破真腊国都吴哥,真腊迁都金边,次年,吴哥窟被高棉人遗弃,森林逐渐覆盖漫无人烟的吴哥。吴哥窟190米宽的护城河,由如一道屏障,阻挡森林的围困,使吴哥窟比其他吴哥古迹保存得更完整。但仍然杂树丛生,有些树根深植入部分建筑物的红壤砖缝隙,逐渐将缝隙扩大,最后将红壤砖推落,使建筑物坍塌。1908年法国远东学院开始了修复工程,工作包含清除杂草、树林、积土、白蚁,稳定地基,支撑摇摇欲坠的建筑物,然后运用考古学家在希腊雅典和印尼爪哇等地古迹重建工作中发展起来的分析重建法,重建古迹。吴哥窟的清理工程在1911年完成。

30年代,开始用分析重建术复原吴哥窟。分析重建法要求必须用遗址的原来材料,按原来的古代的建造方法复原遗址,只有在原物无存的情况下才允许适当使用代替物。这项工作到了六十年代曾因柬埔寨政局动荡而停顿,于1990年代重新展开。

在暹粒的最后一天,有个人5点起床,带了酒店打包的早餐又匆匆赶往吴哥窟。太阳像是有意和他捉迷藏,躲在厚厚的云里不肯露面。。。小李讲每年的2月23号~2月28号,是日出吴哥窟最美的时候,一轮红日从五朵莲花一样的宝塔正中升起,那样的景色想想都很迷人。。。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柬埔寨之行——吴哥窟ANGKOR <wbr>WAT

jiecu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