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风而逝-11

(2007-04-09 16:04:39)
分类: 随风而逝
11
五兄弟中,顶淡泊的要算老四了,但思考得顶多的也是他了,早在1933年,他一面在邮政局任职,一面抱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和弟弟一起开办了学校。到抗战胜利,开一间医院,疗治贫病的大众又成了他新的愿望。于是,钱家的子弟倒有一半读了医学院。时局动荡,这个愿望终于还是成了泡影。                          
解放之初,老五自然失去了工作,老大老二也没有了收入,好在有点积蓄,日子还是一样继续着。老四隐隐觉得这样的平静是不会长久的,家庭会议后,老五带了一部分财产独自去了香港。又添了一个女儿的太太则带着孩子留在上海,此时,他们已经有了七个孩子了。                                                  
对于50年代初的香港,我的认识仅仅来自王家卫的电影:破旧的楼房,落寞而又忙碌的人群,昏暗的背景,背叛,胆怯与不信任,对未来的迷茫与毫无把握。读法律的老五,从未从商的经验,未能在新的地方开辟一个新天地原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他还是回来了,回到思念的妻儿身边,那种感应,非常温柔,是无端的悸动,缓缓牵扯。
办完老母的丧事,老五回到上海,此时他的一家已经搬到高安路的一套公寓里了。辞去了学校里的工作,在宁波路开一间小小的工厂,生产计量仪器。当时的情形下,像他那样背景的人,做一点实业或许是仅有的选择。这份工作是清闲的,倒让他可以有许多的时间可以和妻子孩子在一起。孩子们还记得那次全家出游,包了一艏船游太湖的情景。日子是比先前清贫好多,但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家里只有一个做粗活的佣人了,许多事情都是太太自己打理了,不大的公寓在她的布置下倒也雅致得很。窗前的咖啡桌上总有应时的鲜花,春天的玫瑰,夏天的菖兰,秋天的菊花,冬天的水仙…直到晚年,她都是排斥人造花的,那不是生命,没有生命的芬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随风而逝-08
后一篇:随风而逝-1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