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肖鹰:请方方勿借体制打击批评者

(2014-06-06 23:04:58)
标签:

中国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

方方

肖鹰

分类: 茅-鲁文学奖批判

方方的棍子与智慧

――三谈《方方闹鲁奖》

肖 鹰

 

引子:作为一位曾经阅读过方方成名作《风景》的学者,我见识过两个文学之外的方方:其一,2012年,文学青年天才韩寒被学界揭露“著作代笔时期,这个方方以捧红韩寒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身份坚硬挺韩,对于批评者虽然不讲道理,但也不打棍子;其二,2014年,在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选中,这个方方以闹鲁奖的方式展示她的身份选择正义,同样不讲道理,但却借体制”大棍打击批评者。方方的《风景》,我至今仍然赞赏!在《风景》之后,方方的小说,我没有一本再能看下去,大概原因是与我所见识的文学之外的这两个方方有关――文如其人,人的局限必是文的铁限。

 

 

肖鹰:请方方勿借体制打击批评者



 

一、方方的棍子篇:“方方维护体制”,批判方方是……

 

5月末,经媒体朋友告知,我知道了湖北省作协主席、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者方方在微博公开抵制“柳忠秧跑奖入围鲁迅文学奖”事件。我写了博客文章《 肖鹰:方方闹鲁奖究竟为了谁 》,对方方此举表现的追求文学评奖正义表示质疑。我在《肖鹰:再谈方方闹鲁奖》明确指出,“方方闹鲁奖 在其正义的幌子之下的“身份选择正义”的无是非。

64日,中青报发表陈卓记者采写的综合报道《争议中的文学奖:热闹背后有“门道”?》,以“方柳之争为话头,对近年中国文学奖的症结进行梳理。陈卓记者为写此报道,对我做了两个半小时的当面采访,但我的谈话内容见报不过千分之一。我接受中青报采访,谈了我想谈的话;中青报的报道,摘用了它需要的话。这个规则,我懂的,读者也应当懂的。

64日,方方在阅读中青报此报道之后,发表微博如下:

 

@方方: 多么复杂的世界,多少可悲的人生。前几天奋起批我的肖鹰教授在报导中多么高尚完美。我原来对人性只是失望,觉得其中恶劣太多。现在却几近绝望,因为比恶劣更多的是阴险。一些人痛骂完我,转身告诉人们:他们代表了正义。方方𣎴过是在维护体制。我感谢无数支持我的人。但我淸楚,阴恶联手,无人能胜。(6412:39来自iPad客户端)

 

在方方这则微博中,我(肖鹰教授)是唯一被点名的方方批评者。“前几天奋起批我的肖鹰教授在报导中多么高尚完美……一些人痛骂完我,转身告诉人们:他们代表了正义。方方𣎴过是在维护体制。”拜读著名作家方方如此谴词造句,无论如何文思不敏,我也懂得湖北省作协方主席扣在“肖鹰教授”头上的两顶在帽子:甲,人格阴险:从前几天的“奋起批判我(方方)变形为今天中青报上的“多么高尚完美;乙,批判维护体制:“方方𣎴过是在维护体制”,批判方方就是批判维护体制。显然,方方在这个博文中,显然是在以春秋笔法借体制对批评者(点名肖鹰教授)打棍子。

我不知道方方个人的世界“多么复杂”,方方的人生“多少可悲”,也不计较她所称的“阴恶联手,无人能胜”暗中影射。但是,作为一个公开批评“方方闹鲁奖”的学者,我在此善意提醒身为国家体制内的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女士:请不要以“维护体制”作抵制公众批评的护身符,更不要用“批评维护体制”做打击批评者的大棒子。

对于方方扣给我的“人格阴险,我在此不予自辩。如果方主席真有兴趣搞清楚肖鹰前几天在博客中“奋起批判方方64日中青报报道中的“肖鹰教授多么完美高尚的区别,我个人原意授权中青报向方主席提供陈卓记者61日上午在北京市成府路万圣书园咖啡厅采访全程(10001230)录音,甚至,如果中青报同意提供,我可以授权方主席在网络公开发布这个全程录音。

但是,对于方方扣给我的批判(方方)维护体制一罪,我不得不公开一辩。我不得不公开一辩,不仅因为我与方方共在一个国家体制中(虽然方方位尊于正厅级的湖北省作协主席,肖鹰不过区区清华一普通教授),而且因为我批判方方,正因为她闹鲁奖之举不仅不是在维护体制,而是以其身份选择正义危害我们所共在的国家体制。

让我们再温习一下方方暴光并抵制柳忠秧苗跑奖入围鲁奖的微博,其全文如下:

 

@方方: 听同事说,我省一诗人在鲁迅文学奖由省作协向中国作协参评推荐时,以全票通过。我很生气。此人诗写得差,推荐前就到处活动。这样的人理应抵制。作协方面态度明朗。但他却把所有评委搞定。评委多是高校教授,教授们重人情而轻文学。无奈。我相信此人现正在北京评委中四处活动。我们拭目以待。@陈应松(52510:46来自微博 weibo.com

 

阅读方方这责微博,我们发现:其一,对于“柳忠秧跑奖入围鲁奖”事件,身为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不检讨自己作为作协首要负责人在本届鲁迅文学推荐组织和实施过程中的失责、失察问题,无自我问责之意,而且也不采取规范有效的组织程序处理所发现的“柳忠秧跑奖入围”事件。其二,“听同事说,我省一诗人在鲁迅文学奖由省作协向中国作协参评推荐时,以全票通过。我很生气。此人诗写得差,推荐前就到处活动。”身为作协主席,方方不按组织程序和评选规则组织调查弊案,竟然仅凭听同事说就给人定罪。其三,“我相信此人现正在北京评委中四处活动。我们拭目以待。”方方不积极努力依据相关法规走组织程序解决问题,防止事件恶性发展,而是持旁观者“拭目以待”的看戏态度。

在此我们要进一步质询:其一,“此人诗写得差,推荐前就到处活动。这样的人理应抵制。作协方面态度明朗。但他却把所有评委搞定。”这两句话表明,方主席是在推荐前就得知柳忠秧在评委中跑奖,而且表示了“理应抵制”、达到了湖北省作协作协“态度明朗”的效果。维护体制的方方,为什么不在调查核实的前提下,敦促推荐委员会依据评奖纪律及时取消柳忠秧的申报资格、中止受贿评委的投票权?其二,“以全票通过。我很生气。”方方不能容忍“柳忠秧跑奖入围,事后还要不惜省作协身份予以公开抵制,究竟是因为柳忠秧跑奖入违犯了评奖纪律,还是因为他“以全票通过”突破了方主席的底线、严重挑战了方主席的权威?

据上述分析,方方自称的方方𣎴过是在维护体制是在哪里落实的?

但是,不管方方是否维护体制,给批评者扣上一个批判维护体制的帽子,就是打出了让批评者封口的“全能正确大棒

不过,方主席的体制大棍质地并不坚硬,乍看起来有致批评于封口绝地之威,细看不过是捡了一个政治标签的旧纸样忽悠读方主席文章的文学青年――至少在被方主席点名棒击的本人(肖鹰教授)看来如此。

 

二、方方的智慧篇:“方方维护体制”,……方方只抵制柳忠秧

 

然而,随手使用体制棒击批评者的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确实在对待鲁迅文学奖既有丑闻的态度中,表现了不过是在维护体制的智慧。然而,我们在此需要明确的是,方方所维护的体制,只是她私身所寄的小体制

在柳忠秧跑奖入围之前,仅有五届历史的鲁迅文学奖,已经暴出了三大丑闻:第一,第四届“雷达、李敬泽、何建明和洪治纲四评委集体获奖”;第二,第五届“羊羔体诗人官员车延高获奖”;第三,第五届的评论奖作品《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电子媒介时代的童年与儿童文学》(作者谭旭东)被《文学报》发表系列文章揭露其严重抄袭和引用他人著作文字近70%

上述鲁迅文学奖三大丑闻,鲁迅文学奖评委会其及主管中国作协至今未给予任何查处和负责任的公开交待。正是这三大丑闻,彻底摧毁了鲁迅文学奖的社会信誉。

正如许多文坛人士公开表示的,在当下中国文学评奖中,柳忠秧式的跑奖,已经是报奖者的必修课,差别只是跑奖的程度和对象。柳忠秧的报奖诗作确属方方所指的“写得很差”之列,既然能在省级推荐中“全票通过入围”,实在应当归于“跑奖有道”。“差诗全票通过入围”,这无疑是鲁迅文学奖的又一大丑闻。

然而,与对柳忠秧跑奖入围公开表示抵制相反,方方对上述鲁迅文学奖三大丑闻的公开表现是至今不闻不问。柳忠秧是私营商人,对媒体自称“无业游民”。方方对鲁迅文学奖评委、市委高官和文学评论家的评奖丑闻长期禁声,却单独对私营商人柳忠秧“跑奖入围”高调抵制。这不能不令人质疑方方对待鲁迅文学奖评选丑闻截然相反的双重态度是有身份选择的,说穿了,“方方的正义”是“身份选择正义”。

如果对于“方方身份选择正义”持异议,正义的方方,或者“方方正义”的支持者应当为公众解释如下疑问:

 

2007年,方方为什么对“评委集体获奖”不闻不问?--是因为方方2007年还没有获鲁奖吗?

2010年,方方为什么对“羊羔体诗人官员车延高获奖”不闻不问?--是因为他是方方所在的武汉市纪委书记,而且他与方方同届获奖吗?

2012年,方方为什么对“谭旭东抄袭之作获奖丑闻”曝光不闻不问?--是因为他是大学教师、文学评论家,或者他的获奖与方方无关?

 

面对湖北省作协主席、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方方的“身份选择正义”,“无业游民”柳忠秧跑奖入围,何惧何服?

方方对鲁迅文学奖评委、市委高官和文学评论家的评奖丑闻长期禁声,而对无业游民柳忠跑奖入围大口发声,实在是维护了掌握着中国文坛命脉的一干人的“体制”――这个“体制”,无疑是身为湖北省作协主席的方方要紧紧依靠的。

我在《方方闹鲁奖究竟为了谁?》一文中,曾表示方方在柳忠秧苗甫一入围就开闹,“是闹早了”,使可能“剧终奖成”的柳忠秧跑奖大戏被中止了。现在看来,从维护体制的智慧着眼,不得不闹的方主席,真只有在这一个节骨眼上可以而不失维护体制

试想,如果柳忠秧真在北京跑奖成功,喜摘鲁迅文学奖――从过去五届鲁奖授奖史看来,神马都有可能啊!那么,方方再闹,就不得不担当不维护体制的大责了。要知道,方方现在战斗的对象,除柳忠秧以外,仅只有一些个湖北省不俯首于方主席权威的文学教授,而柳忠秧在北京拿奖,方方就要与整个鲁迅文学奖评委及其领导中国作协作战了。与中国作协作战?这可是与方方的小体制作战!不,“方方不过是在维护体制”!

 

三、方方的心念篇:“方方维护体制”,……方方有些非文学的东西放不下。

 

 

 

鲁迅文学奖,第四届出现“四评委集体获奖丑闻”,第五届出现“羊羔体诗人奖丑闻” 和“谭旭东鲁奖作品抄袭声闻”,现在又出现“方方闹鲁奖”。前面三大鲁奖丑闻,均无人问责、无人处治。鲁迅文学奖以伟大作家鲁迅命名,并且被政府设定为“国家级文学大奖”,但如此丑闻不治的大奖,还有什么公信力,还有什么文学价值,获奖又有何荣誉?

 

针对“方方闹鲁奖”事件,我们要说:既然身为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甚至抵制“写诗很差”的商人被推荐入围鲁奖,方方自己为何还放不下这个“鲁奖”呢?

 

方方在抵制柳忠秧跑奖入围的另一微博中给予了我们答案。她说:

 

为自己作品获奖上下活动是极伤尊严也极丢人的事。即使得奖,这份丢人也总在那里。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呢?是因为政府介入太深。无数个人利益,皆以获不获奖为标准。使获奖后的个人实惠太大。大到很多人宁要实惠而不要其它。所以评奖在某种程度很伤害文学。让很多读者无从判断文学作品之优劣。”(52511:36 来自微博 weibo.com

 

方方这则微博让我们外道人明白:看来,在这个改天换地的当代中国,文学奖的意义是完全在文学奖外的!

 “方方闹鲁奖”,针对鲁迅文学奖评选的丑闻,“闹与“不闹”,早闹晚闹,非一个文学正义逻辑可以解释,而是在中国文坛贵如湖北省作协方方,确实有些文学之外的东西放不下。正因为有这些非文学的东西放不下,面对“多么复杂的世界,多少可悲的人生”,方方的智慧就必然创造出维护体制身份选择正义,这个智慧不仅使作家方方足以迎对体制内挑战,而且还赋予省作协主席方方对体制外神圣的道德优越权。

哦,在《风景》结尾,七哥的人生觉悟真成了作家方方后半生的人生谶言?让我们重温一下七哥说:

 

七哥说生命如同树叶,所有的生长都是为了死亡。殊路却是同归。七哥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直到死都是无法判清的。七哥说你把这个世界连同它本身都看透了之后你才会弄清你该有个什么样的活法。我将七哥的话品味了很久很久,但我仍然没有悟出他到底看透了什么到底作怎样的判断到底是选择生长还是死亡。我想七哥毕竟还幼稚且浅薄得像每一个活着的人。(方方《风景》

 

“我想七哥毕竟还幼稚且浅薄得像每一个活着的人。”20多年前写出这句话的作家方方,现在真悟透“多么复杂的世界,多少可悲的人生”?我看没有。如果真悟透了,大概不会如此创造并奉行“身份选择正义”,不会如此这般“闹鲁奖”。当然,更不会随手借“体制”棒击批评者。

    撇开方方,我们要说,以鲁迅文学奖为代表,当代中国文学评奖越办越烂,除了体制弊病的根本原因,就是方方式的“身份选择正义”的作恶。准确讲,是体制弊病与身份选择正义交互为恶,使当代中国文学评奖沦于恶烂不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