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有一奇石50米长,50米高,20米厚,形似玉印,名玉印山。相传是女娲补天石剩下的石头,散落江中,形成了玉印山。玉印山四周绝壁,异常陡峭,古人为了爬玉印山,修建了钢锁链,明万历年间修建了寨楼。明代农民谭宏起义,在石宝山修建山寨,所以后人称这里为石宝寨。
修三峡工程时,为避免三期水位淹到石宝寨,在山的周围修建了一圈800米长围堰,于是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盆景。
石宝寨是忠县的名片,寨楼则是石宝寨的名片,如果单纯看寨楼,从江边公园即可看到全景,尤其是有晨雾时,石宝寨就称为仙境一样,当然多数人还是愿意花费45元扫码购票进园参观的。
4A级景区石宝寨是我此行最主要的景点,一本挂历在几十年前播下的那粒种子,无奈当时没有手机更没有按图搜索的功能,无法知晓这幅美丽的图片源自何处?几年前去重庆时候吃完板凳面顺便在旅游超市中转转,无意从重庆十八怪的食品包装上再次看到了石宝寨,瞬时象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不久结合重庆的多个古镇、武隆、天仙瀑、大足石刻加上石宝寨的重庆9日游策划完成,一家子买了机票就等出发,然而一个电话:“加班”,退票、退房,损失自理。几年后体力已经不如从前,于是把九天的行程拆分成几次,把石宝寨安排在第一次。飞机依然能到万州,只是不再从北京南苑机场起飞了,长途车到西沱,再花费5元乘船过江就到了石宝寨,费尽周折,哪有不买票的道理。
飞机一直在云层上面飞,呼和没有看见地面、西安也没有看到地面,一直到了万州快降落的时候才仿佛看见一些山尖从云顶中冒出,无奈中按照杭州的思路编了一句话麻醉自己“晴石宝不如雨石宝,雨石宝不如夜石宝”。没想到一连几天这里竟然是晴天,阳光明媚,天空湛蓝。
专门带的广角镜头,拍起这个石宝寨来得心应手,穿过“梯云直上”大门就进了寨楼的内部,外面看着非常规整的房子,里边却不是横平竖直的,歪歪扭扭的柱子,歪歪扭扭的楼板,一丈的柱子能用,九尺五的凑合,八尺的也将就用,六尺的也不能浪费了,反正歪歪扭扭呗,没关系,背面靠山呢。南方的房子真是简单,木头条上边直接就铺瓦片,木头也不刷漆,也不做防腐,也许这就叫忠实历史原貌吧!反正从外边看,冠冕堂皇,直上云霄。为了防止游客看到房顶的破绽,寨楼里面设了很多门槛,有的门槛半尺高,有的门槛一尺高,也有两尺高的,只要不看着地面,随时有绊倒的可能。
顺着寨楼一路边爬边拍照,即将到达山顶的时候,有个链子口,就出了寨楼顺着铁锁链往上爬,再回到寨楼的时候,已经记不清第几层了,到山顶后重新进入寨楼,继续往上爬,终于爬到了顶层,拿出无人机给自己拍照,却发现自己不在无人机的视野里边,明明我站在顶层,可是无人机围着顶层转了一圈,顶层空无一人,把无人机拉远了,才发现我居然站在倒数第二层,原来是最顶层,没有楼梯可以到达。出寨楼,悟出一个道理:“登石宝不如观石宝,观石宝不如眺石宝,乘船远眺时,宝如仙境一般,足矣”。
玉印山的顶上面积不大,几乎被天子殿占满,天子殿的后面有出米洞,传说这里有一个非常小的洞穴,每天有大米流出,刚好够一个僧人吃饱,但是有人比较贪心,想多得一些大米,于是把洞口凿大了,但是大米却从此不再流出了。这种传说在各地还是比较普遍的,北京的圣莲山的悬空寺也有出米洞,曾经就出过“米”。
山顶游览完毕,瞬石阶一路下山,然后参观关公墙,关公墙是由白色汉白玉浮雕构成的,雕塑的非常精美。在西沱、在石宝,看到了很多和关公有关的古迹,关公才是这里真正的名片。
出围堰,走吊桥,结束了石宝寨的行程,也算是圆了心中的一个心愿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