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02-23 23:45:43)
标签:

肇兴侗寨

贵州

侗寨夜景

分类: 旅途风光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2019冬贵州(5)——春晚侗寨


      肇兴侗寨是一座建在河谷中的寨子,4A及景区和贵州十佳旅游景区,我们大年初三来到这里,头道寨门边有一个巨大的侗族头饰雕塑,引来众多游客拍照,雕塑下有一个复兴号动车模型却让游客有些迷茫,不久,从“复兴号”内走出一群身穿侗族黑衣的人,手持芦笙走到了宅前广场的中央,巨大高挑的芦笙放在中间,尽管支撑在地面上也有两人多高,其余则手持较小的芦笙围成了一圈,一声令下,大家共同奏起欢快的侗族歌曲。
      第二道寨门还比较远,需要乘摆渡车前往,真正看到寨门时,被寨门的宏伟所惊讶,但这不是历史遗迹,而是20118年春晚现场。侗族建筑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有两种,一种是宝塔状的鼓楼,一种是这些寨门或风雨桥上肥硕到夸张的斗拱。从这肥斗硕拱的寨门进去,拉着行李箱。肇兴这边有八寨一山:肇兴、纪堂、厦格、安堂、登江、登杠、已伦、上地坪和萨岁山,我们住在肇兴侗寨,走到第五个鼓楼脚下,就到了我们住宿的地点了。侗族寨子内一般都是由几个大姓组成,每个大姓是一个宗族,每个宗族有自己的鼓楼,宗族的人们在鼓楼内议政、议事、交流、休息,甚至烤火也在这里。
      一路上游人如织,我们也在数着鼓楼,终于看到第五个鼓楼了。
      住宿的房间相当给力,窗子正对着鼓楼和花桥(就是风雨桥),如果不去看其他的夜景、不出去品尝美食、不去看侗族歌舞,完全可以站在窗前发呆一直呆到天黑。但是,夜景、美食、歌舞的魅力好强大,只好拿出我的备用手机架在窗前拍延时摄影,这次出行是和一个老同志分配在了一个房间,他可是拍延时摄影的高手,也更愿意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分享,其中就包括延时摄影的拍摄、剪辑的技巧。之后,我就出去扫美食,然后又出去扫美景,一直到天色将晚。
      让我们最纠结的是蓝天夜景和歌舞的拍摄不可得兼,我建议先快速拍摄蓝天夜景,然后专场到演出场地,老同志欣然接受了,共同沿路拍摄几个鼓楼,到达二道门时,天色刚好,肥斗硕拱的大门已开启了夜景照明,藏蓝色的天空下金黄的肥斗硕拱充满了民族风情和地域色彩,一个角度两个角度,一个机位两个机位、一个模式两个模式、一种技巧两种技巧、我拍摄夜景并不默守陈规,很多独门绝技能拍出意外的效果。前几年光绘摄影比较时髦的时候,我在论坛中就提出:光绘摄影时考验摄影师对点线面体光源的综合规划及预测能力。上个月,一位老师组织我们拍摄鸟巢,说好的交大家拉曝拍摄技巧,不巧老师有事没来,更巧的是我身边的一位学员没有接触过拉曝,我就把我的经验和他共享了一下:拉曝就是用变焦头拍摄点光源时,转动变焦环,让点光源在二维照片上被记录成或数个轨迹的超四维拍摄技巧,延伸一下,变焦环可以调整、对焦环也可以调整、镜头的方向及角度都可以变化。这位学员真不是盖的,当天学以致用交出了完整的答卷。后来老师破天荒的在微信群里发了几张高水平的照片,大家从老师的这几张照片中有学到了不少新知识。
      二道寨门外高处有一个小亭子,非常适合俯拍二道寨门,寨门前的水田则反射着肥斗硕拱的倒影,而这些门楼相连,围成了一个光环。虽然这些是新建的建筑,但依然展现了侗族的民族气息,震撼了我们的视线和视野。寨子内的鼓楼也可以看到,这样就展现了一幅完成的画面:有的负责讲述历史,有的负责描绘今朝;有的高高耸立,有的卧虎藏龙;有的遥远,有的眼前;有明有暗。
      收获二道寨门的夜景后,下一个重点目标是看寨子内的表演,还好春节期间的游客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拥挤,很多游客站在场地外围,场地内甚至有空座,挤进去的视野就开阔多了。历史故事将的是一个叫杨梅姑娘的爱情故事,另外还有几组侗族歌舞表演。演出突破了时间、地点的束缚,全时空的展现了侗族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演出的背景就是一座鼓楼,各种氛围得天独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