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开始重新学习花卉摄影,今天的先将就着看吧
标签:
景山摄影军团外拍芍药鸢尾杂谈 |
分类: 植物 |
今天参加了摄影军团在景山组织的外拍活动,感到新颖、收获多多,还有些意外。
意外之一:原本想和“肖楠画虎”同去(他推荐的这个活动),结果他没去,我去了,我因此也正式注册加入了“摄影军团”这个网站。
意外之二:摄影军团的高级会员装束看起来很军事化,远远看去,“莫非特种兵改行了?”。
意外之三:我对自己的花卉摄影有了重新的认识,并且要抓紧学习和提高了。
批量的拍花已经五年了,拍到昨天已经感到黔驴技穷了,实际是进入了一个“瓶颈”。但是今天,已经看到瓶颈另一边是曙光了。在单位内和小圈子了,我因进入这个领域比较早而且比较勤奋,在摄影的数量和质量上是领先的,从各种媒体上学到了一些零散的技巧,自己也进行了一定的归纳,但依然是路越走越窄,逐渐的停留在了瓶颈中,曾项参加系统学习,体验一下科班的感受,但是阴差阳错,连续两个学期都错过了报名的机会,今天听到老师见到了“先模仿大师的作品,然后才能创造”开始感到很刺耳,但细一琢磨,还真就是这个理儿。
去年单位的第一届摄影大赛(主题是荷花)请我当评委,我说自己才疏学浅而婉拒了。单位内部摄影活动刚刚兴起,水平很低,评委也无任何经验可言,点评不难,难的事不能误人子弟呀。今天醒悟过来,做一个评委其实真的很难:摄影不仅仅是光线、色彩和构图,摄影走过百余年的路,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产生了很多流派。一个人有意无意都是在模仿,只要他不生活在信息真空中,在评审过程中,一副作品是属于哪个流派的?模仿的是否到位?创新及综合做的怎样?是否犯了某些流派的大忌?这些才是评选的重要因素。而一般的评审委只是说“这张很唯美”“那张用光和布局不错”云云,真是误人子弟啊!那怪一些国内的作品在国内从未获过奖,而在国际上屡屡获奖,问题就发生在伯乐身上。
做个比喻,其实我们的摄影流派和书法的流派有异曲同工之处,看看我们汉字的书法吧,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等,还有柳体、颜体等字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因为长期的发展,每种流派的特点已经发展到了巅峰,极难超越之,书法比赛上,水平越高模仿得就越像,而非主流作品其实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主流门派的特征。再说摄影流派,我至今还没有介入,所以感到高深莫测,书法的某个门派要求每个字的特点是相对固定的,最多是固定几个写法加几个通用技巧,而摄影就不同了,不仅是被摄物体不同、摄影器材不同,地点、天气、光线、色彩的不同,对被摄物体的影响都很大,变数太多了,如何处理好以上信息,需要很多专业的知识,看来我真的该学些专业知识了,不能停留在将照片“做资料留存”的水平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