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欣赏国博最新法国画展

标签:
365 |
提问:《中法建交50周年画展》该怎么欣赏呢?
胡老师:《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大家不要错过,如何带孩子欣赏,我下面谈几个要点:第一,家长们应当先做点功课,特展特在哪里?是家长要了解的。
法国是现代主义绘画的摇篮,特别是在欧洲工业革命之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绘画艺术在法国以巴黎为中心真正繁荣起来,这一段时间的发展意味着现代主义艺术的产生到形成主流,以致影响到审美观念的颠覆,距今已经有多年的历史,虽然我们中国父母多数还不能理解,也不能去欣赏,但这是事实。
当我们去法国巴黎,一定会看到埃菲尔铁塔,这个铁塔就产生在那个时期,它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标志着现代主义的诞生,我们看到它,就像看到它屹立在巴黎的古老城市中那样,现代主义从那个时候就崛起,并且和原来的历史区分开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艺术创作、艺术欣赏的方式彻底改变了。这个背景是大家必须了解的基本功课。
http://s2/mw690/003S43D2zy6InJgQPBL71奥赛美术馆
第二,法国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有哪些,大家要知道,从收藏中世纪艺术和早期欧洲油画的巴黎大皇宫美术馆、展示古典主义艺术的卢浮宫、收藏现代主义绘画的奥赛美术馆、后现代主义的蓬皮杜,等等,它们的收藏正是按艺术的发展历史为依据,各有重点,这些博物馆不能不看。
http://s9/mw690/003S43D2zy6InJiXlmE38蓬皮杜
特展的意义是将这些博物馆里的一部分精品都放在了一起,真的是很难得啊,就像在一个宴席上荟萃了最好的美食一样,按顺序吃最好,否则也会消化不良,因此,我们在一个展览上能看到不同展览馆的精品,肯定是有眼福的,这样的展览也会在环境布置上尽量再现那些博物馆的原汁原味的氛围,对于孩子来说,能感受到一种相对纯真的艺术气氛,是不可不经历的一次欣赏体验。
家长做了这两项功课,就会有些底气带孩子进入了,我是比较了解年轻家长们的审美基础和形状的,基本上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努力奔小康,尽管各种书籍、电子信息丰富得不能再丰富了,感觉还是和艺术亲近不起来,站在一幅作品前就开始稀里糊涂。
根本原因在于童年里实在缺乏正确的艺术体验,有的连错误的也没有机会,这样的艺术体验包括以自我为主体的绘画等形式的创作表达和审美欣赏,在宝贵的儿童时期没有积累这样的经验,就是童年经验里没有这一块,而童年经验是对一生都发动作用的,咱们却缺了,很遗憾!现在是个机会,可以和孩子一起补补这个展览。
一开始的进入很重要,先不要着急走到作品前,建议先让孩子体会整体的空间氛围,和孩子一起互相问答一下:你认为我们现在站在这里的空间和你想象的有不同吗?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你听孩子的回答,再让孩子听你的回答,这样,会对这样的氛围记忆深刻,就像序曲一样,把你们带入到一个新的情境。
第二步,开始按展览安排好的顺序看,这个顺序是精心策划制定的,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让观众能理解作品而设计,所以按顺序很必要,有的孩子喜欢马上跑开,家长就开始喊和追,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孩子很普遍,要预先对孩子制定规则和界限,特别是在展厅里,一定的约束是需要的,这对孩子有益处,我建议家长可以预先告诉孩子几点:
1、看展览要跟着大人走,不要跑,不要喊叫,不要碰和触摸作品,这是所有孩子在画展上都要遵守的,
2、爸爸妈妈知道小孩子耐心不够、体力不够,所以我们分段看,你累了就马上告诉我们,就带你到展厅外面去休息,在那里你可以安静也可以跑跑,放松自己,但在展厅里最好不要,如果你每一段都做到了,我们预备了奖励的奖品给你,都是你愿意得到的可爱的奖品,你同意吗?
3、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够和爸爸妈妈合作,我们也会帮助你得到这些奖励哦,类似这样的展前规则是重要的。
在正确有益的规则中,孩子会被训练出来,审美也是一种态度,当孩子从小被培养,他今后的审美态度是会令人尊敬的。
在这些预备下,你离成功地欣赏就不远了。这个特展分为五个单元,非常清晰,就是家长做功课的那些内容,五个不同的博物馆和五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连续起来,正好看到了绘画艺术是如何发展如何改变的,是一个美术史的呈现,但对于孩子,请不要把他们带进历史的链条中,而是要进入到单幅的作品里。
12岁以内的孩子,不要先灌输历史之类的概念,灌输了也毫无意义,反而让他们厌烦,如果先灌输概念,本来精彩的作品也会让他们抵触,这个心理必须了解,中国的父母常常误认为概念就是知识,其实,那会让活着的知识死去。在绘画这样的视觉艺术面前,孩子们首先打开的就是眼睛,对于大人本来也应当如此,只是喜欢接收概念的头脑总也不下命令把眼睛打开,那就不要把孩子的关上吧。
作品里所有的内容都显而易见,画的是什么清清楚楚,就开始欣赏吧,原来我讲过如何欣赏绘画的几个步骤,可以在此运用。
再次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一幅作品前,不要畏惧,而是要和它交流,不是讲给孩子,而是给孩子提问,让他注意到整体和细节,比如在一幅古典的人像画前,可以问:
http://s15/mw690/003S43D2zy6InJklxqm9e维米尔
1、这一张画的是谁啊?(看展签就知道了,但孩子就会留意想知道究竟是谁),
2、他的服装真奇特,你看看哪些地方很特别呢?
3、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我模仿一下,你看看像不像?
4、这是照片吗?怎么这么像真人?是什么画啊?油画吗?孩子在这些问题中眼睛会更集中,联想也会更丰富,就不会视觉疲劳了。
面对现代主义的绘画时,恐怕看不清里面的内容,但这样的作品正好调动起孩子的想象力,你可以问:
http://s15/mw690/003S43D2zy6InJlsmTk4e波洛克
1、这幅画在表现什么?我看不出来,你能想象到吗?
2、这幅画的色彩已经和刚才看过的那些不一样了,你是什么感觉呢?让孩子轻松地讲述讲述自己的想象和感觉,让孩子表达,有的话语不多,但也会触及关键,比如:我感觉这张画很亮,这就是感受,没有表达的,家长不要认为孩子没有感觉,都会有的,因为他们的视觉和心灵都在吸收,在这个氛围里,就在受影响,不用太顾虑他是否有收获,有怎么说不出来呢,放心,只是现在没有说而已。
那么展览中的历史线索怎么办呢?孩子只要体会到作品是不同的,就有了感性的理解,之后,8--12岁的孩子家长可以去让他们自己学会总结,比如,用手机拍的照片,打印出来,回家按年代的顺序排列一下,像做游戏似的,就记住了,就知道,绘画在几百年的面貌大大不一样了,很简单的,可以尝试,而小孩子基本不必要这样做。
另外,有时间的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最喜欢的作品,进行临摹,在临摹的过程中,他会更深入地观察和理解,年龄8岁以上。小的孩子可以在这个氛围里随意创作,那是他们抒发自己感受的一个方式,但不要临摹。
时间到了,先讲到这里,如果观展过程中,有具体问题,可以在这里问,再见!
其他问题
Q:之前问过您两岁孩子画画有些模式化的问题,最近我尽量不给孩子示范了,但是有时孩子会要求我给他画画,还是要求画之前画过的东西,总觉得单纯的拒绝孩子不太好。还有他喜欢画一些东西之后给大人看,姥姥就喜欢表扬他写的数字,怎么说也改不了,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A: 不给他画不是拒绝孩子,要告诉他妈妈相信你画得更棒,你要画自己能画的,他画一根线,就要大大称赞鼓励,逐渐就转变了,这么小的孩子不要写数字吧,告诉老人,对孩子的发散式形象思维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