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以前儿童绘画的重要问题和家长误区(2)

标签:
杂谈 |
分类: 美育思潮 |
对色彩的直觉能力和视觉的敏锐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色彩的多样、调和之后无穷无尽的变幻,正契合了孩子们闪烁不定的跳跃式、发散式的形象思维特性,所以,加强对色彩的体验和探求、挖掘每个孩子各不相同的色彩直觉,在反复启发与引导后形成各自的色彩认识是这个阶段的重中之重!
而过早的强调“形”,还会阻断孩子的色彩感觉,使色彩被局限在“形”的条条框框之内,使得色彩的融和变幻等孩子能够领会和掌握的特点都被封杀在他们还不能理解只能机械模拟的“形”之中。可以说,这是目前最大的误区。
还有一些严重的误区是:
1、轻视过程,注重单一的绘画性结果,把美术活动简单理解为“学习”。
2、盲目比较,忽视自己孩子的个性,不懂得美术创作首先体现着孩子的行为特点。
3、错误认为孩子没有天赋或没有特别的兴趣就不能进行美术创作,其实“美术”对于儿童,首先是一个身心合一的动态行为,每个孩子都有通过美术来协调身心、创意表达、锻炼心智、获得新感受和审美经验的愿望和权利,只是有天赋的孩子会表现出非凡的兴趣,但这是极少数的,儿童阶段的美术绝对不是天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