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晓珮
胡晓珮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56
  • 关注人气:11,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岁以前儿童绘画的重要问题和家长误区(2)

(2009-04-28 11:06:37)
标签:

杂谈

分类: 美育思潮

 

对色彩的直觉能力和视觉的敏锐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色彩的多样、调和之后无穷无尽的变幻,正契合了孩子们闪烁不定的跳跃式、发散式的形象思维特性,所以,加强对色彩的体验和探求、挖掘每个孩子各不相同的色彩直觉,在反复启发与引导后形成各自的色彩认识是这个阶段的重中之重!

    但如何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和获得自主的经验呢?同样要有尊重他们身心特征、尊重艺术规律的引导方法,所以,我的许多课程都为孩子设计了不同的条件,科学而艺术地引导他们形成对色彩关系的基本认识,这就是为什么会有五花八门,但实际是循序渐进的课程了,其中所积极启发和调动的是他们对色彩的差异性感受,不可先入为主的告诉孩子1+1=2,蓝+红=紫等僵死的教条,这样会阻断他本来就有的探求能力和更加细微敏感的色彩分辨能力。美术除了被称为造型艺术,在今天还被称为“视觉艺术”,与视觉的感受紧密相连。在6岁之前,包括8岁之前都是对色彩的视觉敏感阶段,只是6岁之前的直觉特征更强于8岁之前的孩子,如果把直觉调动出来形成一种自我的色彩认识,对今后的造型能力是大有益处的,他们会在表达形态的同时可以自如地运用色彩,形成不同于他人的风格。

六岁以前儿童绘画的重要问题和家长误区(2)

 

而过早的强调“形”,还会阻断孩子的色彩感觉,使色彩被局限在“形”的条条框框之内,使得色彩的融和变幻等孩子能够领会和掌握的特点都被封杀在他们还不能理解只能机械模拟的“形”之中。可以说,这是目前最大的误区。

 六岁以前儿童绘画的重要问题和家长误区(2)

还有一些严重的误区是:

1、轻视过程,注重单一的绘画性结果,把美术活动简单理解为“学习”。

2、盲目比较,忽视自己孩子的个性,不懂得美术创作首先体现着孩子的行为特点。

3、错误认为孩子没有天赋或没有特别的兴趣就不能进行美术创作,其实“美术”对于儿童,首先是一个身心合一的动态行为,每个孩子都有通过美术来协调身心、创意表达、锻炼心智、获得新感受和审美经验的愿望和权利,只是有天赋的孩子会表现出非凡的兴趣,但这是极少数的,儿童阶段的美术绝对不是天才教育。

 六岁以前儿童绘画的重要问题和家长误区(2)

    目前,工作室的课程将按既定的设计和原则一步步的向前走,我认为,对于孩子而言,前一阶段的成效是显著的,他们已经不同程度地调动起了直觉和发散性的形象思维特征,更加理解色彩,懂得色彩变幻与调和的特点,有的还能自如运用,也能在创作中自由表达,这些都将成为他们宝贵的经历而嵌入意识之中,逐渐成为一种表现的能力。好几个刚刚在不同学校上学的孩子都骄傲的说:我在班上画得最好,老师说我的色彩特别棒!我发现他们在学校完成的是教条式的填色,但即使是这样,也显示出不同一般的色彩感觉和运用能力。

    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我们的课程将逐渐过渡到对形态的认识,将进一步调动他们对“形”充满联想的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希望家长避开误区,更加尊重孩子所显现的自然特征。

六岁以前儿童绘画的重要问题和家长误区(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