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生活在这同一片天地之下,同一个家园,回想起2008年的那场地震,直到现在,可能很多人都心有余悸。很多人在那场地震中失去了至亲,这些失去亲人的孩子,在这两年中生活的怎么样呢?
8月20日,香港龙赛教育基金会的刘恩维叔叔和武汉大学的刘畅哥哥来到绵竹,看望基金会资助的9个孩子。

这9个孩子之中,大部分都是在5·12地震中失去了亲人,这两年来,基金会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每个孩子读书,也通过部分方式为这9个孩子募集捐款,为每个家庭减轻负担。
这次大家的交流会仍然在绵竹天河小学举行,可能是大家对于这次基金会来的刘恩维叔叔感到比较陌生,所以都显得比较拘谨吧,很多时候都是刘叔叔活跃气氛。

这次,罗欣、吕涵潇和周静芝都小学毕业了,
欣欣由于家庭情况和一些意外情况,放弃了绵竹实验学校等,选择了绵竹一所一般的初中——绵竹城北中学,

涵潇选择了德阳五中,这所学校是德阳比较好的初中了,不过涵潇妈妈对于涵潇以后到德阳读书还是给与了涵潇很大的支持。

静芝选择了绵竹紫岩雨润中学,可能由于天气情况,或者是什么原因,静芝得了红眼病,她的话不多,而坐得离我们很远,很少说话,很怕把我们传染上了。

张丽萍家里可能有点远,来的比较迟,可能是因为家庭的特别,已经快上初三的丽萍,看起来是那么的瘦弱。当我去外边接她和她爷爷的时候,她显得很拘谨,有点压抑,当刘叔叔要她讲讲自己的情况,小丽萍哭了。父亲的过早去世,母亲的出嫁,现在根本是音讯全无,丽萍现在就生活在姑姑家,可能这种类似于寄人篱下的感觉,有点彻底的压抑了这个小女孩的心灵,虽然姑姑和姑父也很关心她的成长,但是失去父母的孩子,心灵的孤独,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丽萍说她马上就要上初三了,我以前看过丽萍的成绩,如果初三再努点力,上个一般的高中,应该是还有希望,但是由于情况的特殊,这位“小女孩”已经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可能这也是我们以后工作应该加强的。
下午,因为欣欣一个亲戚在绵竹汉旺地震遗址前卖纪念品,我们有幸再一次来到这里,回想起上次来这里,还是和小小姐、娟姐拍摄纪录片,这里还是十分冷清,只是多了很多杂草,少了很多消毒粉的味道,倒塌的房屋,倾斜的房屋,似乎在和我们诉说着大地震发生时所发生的一切。

走在整理出来的道路,还能看到刚祭奠死去亲人留下的香烛。突然让我想到,如果这些逝去的人们正在天上看着我们的话,他们会希望我们怎么呢?我想,肯定是希望我们好好的活着,活出灾区人民的色彩出来。走过这边的地震遗址,新修建的官宋硼堰调水站,屹然站立在绵远河上.

地震毁坏的水库大坝

震后新建的水库大坝
绵远河里,流淌着含泥沙比例很大的河水,由于绵远河上游暴雨,加上8·13清平泥石流,最近进出山的直升飞机,只要在天气比较好的情况下,就会向山里运送食物。
2008年5月12日的地震,把我们联系到了一起,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家园里面,虽然我们失去了很多亲人,但是有幸,让我们结识了龙赛,认识了龙赛。也认识了很多爱心人士:张阿姨、小小姐、娟姐、刘叔叔……真的,我们真的很感谢龙赛,您们不只是关心我们的学习,更加关心我们的生活,帮助我们度过最悲痛的时刻,分享我们的快乐,此时此刻,我更加想说:谢谢您——包爷爷,谢谢香港龙赛教育基金会的叔叔阿姨,以及各位爱心人士。我们只能努力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回报您们,请您们相信我们,我们能的!
可能我这里所说的很乱,我也不晓得说什么,我想,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包爷爷、龙赛的叔叔阿姨,都希望我们快乐的成长,努力的读书,大家尽力。“同一片家园,同一个梦想”,这就是我心里的想法,
5·12大地震,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在震动,心灵都在流泪。现在地震过去了两年了,大家也稍微的重新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大家也希望以后生活越来越好,我想这也是包爷爷创建基金会的原意,帮助一个孩子读书,这可以让一个家庭树立起以后美好生活的信心,解决社会的负担。
虽然说,读书不是一个人成才的唯一途径,但是俗话说:书多不误人,我真的希望我们在龙赛的叔叔阿姨的关心之下,努力学习,都尽力的圆大家共同的梦想!
邱洋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