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访游埠慈善义工大学生杂谈 |
分类: 河南助学 |
吃饭的时候,一直惦念着在等我们的建行、鹏飞和仁峰。我们刚进餐厅的时候,他们短信告诉我,已经在酒店门口等了。所以这饭,吃的很不安,望着满桌的菜,很想让他们也过来吃点儿,这个念头在心里盘亘很久,却始终没说出口。每次出去总有这样的矛盾,要吃这样的饭,不忍拂逆接待方的热情和好意,但每次又总是希望用所有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
不说出来,也是觉得不那么理直气壮。校长和老师们,常年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付出的远比我多,如果他们也和我一样敏感的话,恐怕就不能胜任这个工作。我没有理由要求他们和我一样心疼在酒店门口等的孩子。就像我和刘先生的分歧一样,他比我更加心软,在北仑时,为了让两个男孩吃好点,我们找了很久的饭馆,最后去的,菜不见得好吃,装修却很豪华,他心不安了,怕孩子们看到这样的场面会难过。就像我们选择酒店的时候,他一定要选家便宜的,不肯住进我订的国际酒店。他在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孩子们的自尊。
而我做义工的时间比他长,见多了苦难,不知不觉收起了一些同情心。有时候觉得让他们接受一些事情也是必要的。我对刘先生说,他们早晚都要明白,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不能为了怕伤害他们,就不让他们看到这些事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争论了几次,却始终没达成共识。
从我来说,这大概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吧,不是贫困生,也同样要面对不公平的世界。怎样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被世俗的声音影响,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酒店,已经入夜了,黑暗遮蔽了白天破旧的市容,明亮的橱窗,热闹的霓虹灯,让这个小城一下子变的繁华。夜风并不清凉,裹着热气就吹了过来。在酒店门口看见三个大男孩,我赶紧看他们脸上的汗,还好,他们都还算清爽。
跟建行来了个拥抱,这个可爱的男孩大概很少跟人拥抱,头竟然扭向了右边。
把他们迎进房间,给他们冲茶,他们也都很兴奋,一点都不紧张,真让人开心。
仁峰的精神状态很好,他报考的浙江计量学院的生物工程系,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应该是考上了。去年他只上了三本线,被一家民办大学录取,每年要交一万五的学费。那个暑假他倍受煎熬,明知道交不起学费,但他太渴望上大学了,看见周围的人被录取,去买票,忍不住在家里偷偷的哭。大黑猫一直在劝他,却劝不动。他最终跑到了学校去报名,看看有什么贷款的办法,却在门口看到很多好车,看到出现在校园里的,是另外一个群体,于是痛苦的放弃了大学梦,回到家里开始复读。
高三原本就是一场残酷的战争,高复生的压力更是双倍,仁峰挺过来了,而且这样快乐的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敏感和单纯的孩子,虽然他话不多,但在他的日记里,我知道他的心里始终无法轻松,他咬着牙,不断的给自己鼓劲,哪怕是一本高三英语的参考书里短短的几句话,都成了他用来励志的动力。
这种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红衣服的男孩是鹏飞,去年大黑猫到他家家访,狠狠的骂了他。是因为每问到他什么,都是病重的爸爸替他回答,他自己沉默寡言,又没去打工。大黑猫离开的时候,爸爸追出来,一张青色的脸对牢车窗:求求你,帮帮我的孩子,我的日子已经不多…
那时候,他没有眼镜,一双眼睛始终眯缝着,看不清楚这个世界。后来大黑猫留了三千块给他。
那张脸一直萦绕在大黑猫的眼前,对鹏飞也多了一份钟爱。刚进大学的时候,内向单纯的鹏飞受同寝室和别人欺负,看的我们好心疼。他在学校勤工俭学,得到的任务是扛矿泉水上楼,一桶一块钱,而这些水是有钱的学生买的。我不知道他用瘦弱的肩膀抗着别的同学的水,一步步上楼时的心情,我也不知道他四处奔跑却无法申请到助学贷款时是不是埋怨过世界的不公。
但是那天晚上,他的笑容很舒展,仔仔细细的给我们讲他做的一个项目,对未来的憧憬。跟他聊天的时候,我几乎完全忘记了他那些让人牵挂的信。我看不出,他和任何一个大学生有什么区别,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现在的他,自信,努力,心里充满了希望。
两个月没见建行,他黑了。连着几封信都为找不到工作发愁,在我们到达兰溪之前,他和仁峰终于在相框厂找到了工作。一天20块钱,主要工作就是组装相框。有多累?我不知道,但跑了这样一天下来,我的腿都有点软了。
建行的妈妈有个让人难堪的外号,叫傻妇。他自己来信就这样叫。这个孩子身上有很多宝贵的品质。他单纯,他善良,他感恩,他勤奋。最重要的是,他不够敏感。他就像棵瘦小的小草,在贫瘠的地方生长,别人看来那是多么艰难的环境,他却似乎浑然不觉,傻傻的快乐着,生长着,一滴微小的露珠都能让他由衷的微笑。
他的坚韧,并不自知,却时时感染着我。很难说清,是谁在帮助谁。
孩子们叫刘先生“刘叔叔”,他就像爸爸一样,和风细雨的跟孩子们聊天,看似不经意中,给了孩子们很多指点。在这方面,他比我有太多的经验了。他自己的大男孩,始终像朋友一样和他交流。这个年纪的孩子在想什么,他知道得更清楚。鹏飞被他完全地吸引,整个一晚上都在认真聆听。
大概我从来没在文章里正式的介绍过他,跟着他出差,跟以往出差的节奏完全不同。跟着大黑猫,我学习的是她雷厉风行的作风,是快速处理千头万绪工作的能力,整个人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跟着刘先生出差,感受的是他的从容与睿智,他跟孩子们谈心,在旁边的我也经常跟着受益。大多数时间,你感觉不到他作为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身份,只觉得是跟一个智者同行。
聊到十一点多,我把孩子们赶走了。明天等着他们的,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这次,没有更多的不舍,因为知道他们真的长大了,都不是当初迷惘和困惑的小男孩了。或许我们应该做的,仅仅是遥遥的注视着他们,欣赏着他们,就足够了。
不说出来,也是觉得不那么理直气壮。校长和老师们,常年坚守在教育的第一线,付出的远比我多,如果他们也和我一样敏感的话,恐怕就不能胜任这个工作。我没有理由要求他们和我一样心疼在酒店门口等的孩子。就像我和刘先生的分歧一样,他比我更加心软,在北仑时,为了让两个男孩吃好点,我们找了很久的饭馆,最后去的,菜不见得好吃,装修却很豪华,他心不安了,怕孩子们看到这样的场面会难过。就像我们选择酒店的时候,他一定要选家便宜的,不肯住进我订的国际酒店。他在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孩子们的自尊。
而我做义工的时间比他长,见多了苦难,不知不觉收起了一些同情心。有时候觉得让他们接受一些事情也是必要的。我对刘先生说,他们早晚都要明白,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不能为了怕伤害他们,就不让他们看到这些事实。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争论了几次,却始终没达成共识。
从我来说,这大概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阶段吧,不是贫困生,也同样要面对不公平的世界。怎样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被世俗的声音影响,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酒店,已经入夜了,黑暗遮蔽了白天破旧的市容,明亮的橱窗,热闹的霓虹灯,让这个小城一下子变的繁华。夜风并不清凉,裹着热气就吹了过来。在酒店门口看见三个大男孩,我赶紧看他们脸上的汗,还好,他们都还算清爽。
跟建行来了个拥抱,这个可爱的男孩大概很少跟人拥抱,头竟然扭向了右边。
把他们迎进房间,给他们冲茶,他们也都很兴奋,一点都不紧张,真让人开心。
仁峰的精神状态很好,他报考的浙江计量学院的生物工程系,没有什么意外的话,应该是考上了。去年他只上了三本线,被一家民办大学录取,每年要交一万五的学费。那个暑假他倍受煎熬,明知道交不起学费,但他太渴望上大学了,看见周围的人被录取,去买票,忍不住在家里偷偷的哭。大黑猫一直在劝他,却劝不动。他最终跑到了学校去报名,看看有什么贷款的办法,却在门口看到很多好车,看到出现在校园里的,是另外一个群体,于是痛苦的放弃了大学梦,回到家里开始复读。
高三原本就是一场残酷的战争,高复生的压力更是双倍,仁峰挺过来了,而且这样快乐的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敏感和单纯的孩子,虽然他话不多,但在他的日记里,我知道他的心里始终无法轻松,他咬着牙,不断的给自己鼓劲,哪怕是一本高三英语的参考书里短短的几句话,都成了他用来励志的动力。
这种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红衣服的男孩是鹏飞,去年大黑猫到他家家访,狠狠的骂了他。是因为每问到他什么,都是病重的爸爸替他回答,他自己沉默寡言,又没去打工。大黑猫离开的时候,爸爸追出来,一张青色的脸对牢车窗:求求你,帮帮我的孩子,我的日子已经不多…
那时候,他没有眼镜,一双眼睛始终眯缝着,看不清楚这个世界。后来大黑猫留了三千块给他。
那张脸一直萦绕在大黑猫的眼前,对鹏飞也多了一份钟爱。刚进大学的时候,内向单纯的鹏飞受同寝室和别人欺负,看的我们好心疼。他在学校勤工俭学,得到的任务是扛矿泉水上楼,一桶一块钱,而这些水是有钱的学生买的。我不知道他用瘦弱的肩膀抗着别的同学的水,一步步上楼时的心情,我也不知道他四处奔跑却无法申请到助学贷款时是不是埋怨过世界的不公。
但是那天晚上,他的笑容很舒展,仔仔细细的给我们讲他做的一个项目,对未来的憧憬。跟他聊天的时候,我几乎完全忘记了他那些让人牵挂的信。我看不出,他和任何一个大学生有什么区别,如果非要说有的话,那就是现在的他,自信,努力,心里充满了希望。
两个月没见建行,他黑了。连着几封信都为找不到工作发愁,在我们到达兰溪之前,他和仁峰终于在相框厂找到了工作。一天20块钱,主要工作就是组装相框。有多累?我不知道,但跑了这样一天下来,我的腿都有点软了。
建行的妈妈有个让人难堪的外号,叫傻妇。他自己来信就这样叫。这个孩子身上有很多宝贵的品质。他单纯,他善良,他感恩,他勤奋。最重要的是,他不够敏感。他就像棵瘦小的小草,在贫瘠的地方生长,别人看来那是多么艰难的环境,他却似乎浑然不觉,傻傻的快乐着,生长着,一滴微小的露珠都能让他由衷的微笑。
他的坚韧,并不自知,却时时感染着我。很难说清,是谁在帮助谁。
孩子们叫刘先生“刘叔叔”,他就像爸爸一样,和风细雨的跟孩子们聊天,看似不经意中,给了孩子们很多指点。在这方面,他比我有太多的经验了。他自己的大男孩,始终像朋友一样和他交流。这个年纪的孩子在想什么,他知道得更清楚。鹏飞被他完全地吸引,整个一晚上都在认真聆听。
大概我从来没在文章里正式的介绍过他,跟着他出差,跟以往出差的节奏完全不同。跟着大黑猫,我学习的是她雷厉风行的作风,是快速处理千头万绪工作的能力,整个人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跟着刘先生出差,感受的是他的从容与睿智,他跟孩子们谈心,在旁边的我也经常跟着受益。大多数时间,你感觉不到他作为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身份,只觉得是跟一个智者同行。
聊到十一点多,我把孩子们赶走了。明天等着他们的,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这次,没有更多的不舍,因为知道他们真的长大了,都不是当初迷惘和困惑的小男孩了。或许我们应该做的,仅仅是遥遥的注视着他们,欣赏着他们,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