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视剧影视电视台演员编剧杂谈 |
分类: 我的看法 |
电视剧大事点评
最近导演刘猛感叹(我想应不应该叫哀叹):“演员酬金在整体投资当中占比例过大,无限制压榨职员稿酬和制作费用,已经到了严重影响制作水准的地步!中国电视剧已经到了危险的地步,所有人都明白这样下去要出事,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
这事一年前人们就开始议论,但是还没有像今天这么严重。过去是全国顶尖大腕才能要高价,现在是演技并非特别出色,但有些名气的人就敢开价30万一集。你要是不答应,还马上就被别的剧组抢走。因为,太多的热钱流向影视,太多的公司想借拍电视剧上市圈钱。所以有些名气的人不缺角色演。
一部电视剧,两个演员甚至一个演员就能拿走两千万,在今天电视剧发行收入仅仅在三、四千万之间的状态之下,投资方只能拼命压缩制作经费。身为导演的刘猛,说要出事也是自然的。
貌似,电视剧制作经费和演员的报酬是由市场决定。你要多少钱是你的自由,制片方给多少是根据承受能力和回报的测算。但是在中国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纯市场行为。问题的核心是,对于影视公司来说,电视剧的最终目标是发行,而发行的关键是演员的名气。因为电视台只认演员。似乎,如果你请到若干大牌演员,找个地方,让他们嘴里振振有词说上几千行对话就能换回来钱。于是,影视公司没有其他选择,牺牲的只能是制作经费和一切不能被电视台记住名字的人。
是人都晓得要推出新人的道理。只有推出大批新人才是解决影视的表演的核心问题。然而这种环境,恰恰是遏制新人出现的,这是一个死结。你说怎么办?粗制滥造将是主流,好作品继续会成为异数。请接受现实。
邹静之老师是我喜爱的编剧之一,我还专门看过他的话剧作品。最近根据彭三源的微博透露,邹老师发出呼吁:“中国文化应该输出价值观,跟外国人坐在一起有时候比的是祖宗,一个民族不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不能出国感染异国的人,不让异国人佩服你的文明,对不起祖宗。邻国日本从黑泽明到《入殓师》,韩国古装片,都在输出文化,在这一点我们是欠缺的。”
邹老师说得对啊,确实这一点我们是欠缺的。不过我们欠缺的也不光是这一点,而是欠缺斑斑点点。
我想,甭管好坏,得先有一个价值观才好输出吧?想来想去似乎是没有的。一个眼看老人摔倒都不敢扶、眼看老婆被强奸都不敢冲出去反抗或者立即报警、眼看儿童被碾压都没有人伸手的社会,输出什么价值观,向谁输出价值观呢?
跟外国人在一起,比祖宗也是无奈的事情。比创新,比谁能产生乔布斯这样的天才,怕是比不过了,只好比祖宗。可问题是谁代表咱们的祖宗,到今天似乎并不清楚,至少影视人不是都清楚。我们的近代史被扭曲了,按照主流历史观,怕是要拿义和拳当成祖宗。你跟人家比排外和暴戾,异国人会佩服你的文明吗?对不起祖宗,这句话是对的。
最近根据一篇报道,汪海林透露编剧稿酬最高已经达到30万一集,而编剧新手的稿酬也达到了2万一集。虽然具体数字要经过广泛调查。但是编剧费大幅度提升是不争的事实。说影视公司对剧本开始重视,未免有些夸张。其实是因为剧本荒闹的。而剧本荒是因为热钱闹的。现在有些影视公司动辄一年要生产十几部电视剧,甚至有公司夸下海口,明年要制作1000集电视剧。显然现在严重缺少人编剧本。于是抢来抢去价格就集体上升了。
这种环境对编剧个体来说无疑是好事。但是对行业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规范化。编剧费高了,剧本水平未必能够提高。因为这个行业缺乏的不光是编剧,还有读得懂剧本的人。有眼力的制片人,是催生好作品的必要环节。现在影视公司如雨后春笋,有多少具有判断力的人决策者呢?
我把话放在这里,明年猛增的是废品。合格的作品跟往年比增长得不会很多。电视剧是人做的,不是钱变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