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四字语文-言象志情
四字语文-言象志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41
  • 关注人气: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段双全:“三地”歌(《高等师范中文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自序)

(2021-02-22 22:31:35)
标签:

武汉

舟山

贺州

写作教学

分类: 自序和他序


                                               “三地”歌

 

我的写作或科研生涯开始之地是武汉。武汉自古以来就是九省通衢华中重镇,是魅力四射的民主与文化之都,引得无数人留恋。1988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汉师资班毕业,我分到武汉市洪山区的高中任教,先是和平中学,后是长虹中学,历时十五年。十五年中,前期我还有些写作的兴趣,喜欢弄文学,在湖北的《班主任之友》《少年世界》等杂志发表过几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了《教海初旅》《大班》等作品。在湖北省民主促进会的机关刊物《湖北民进》上,我也发表过一些散文样的东西。后期转向了语文教研,在武汉教育学院(现归属江汉大学)主办的《学语文报》发表过《同中求异,对比生辉》《俚语不呆,狂语不痴》《一张一弛,相反相成》等篇千字短论在长虹中学任教期间在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学术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发表了《浅论“诗性语言”的特点》,在山西太原师范学院主办的教育类期刊《教学与管理》发表了《封闭与开放——高考作文特色论》。这两篇文章算是比较正式的科研论文。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能发表这些文章,也算不错了。但凄惶得很,我的语文教学水平很一般,甚至有些差——领导、同行和学生们虽然没有明说,但我往往讲着讲着就尴尬和不自信起来——我并不是只偏爱写作,更不是不重视语文教学,实际上是我的“奶奶抱大的童年”,使我没有经受平常孩子泥浆中摸爬滚打的锤炼,缺失了融入社会的交际训练,因此在表达和表演这一方面稚嫩异常,稚嫩得说不清楚话,讲不清楚语文。一次,湖北实验中学的一位语文特级老师来校调研,听了我的课后,只说了一句:“没有讲出什么东西。”那以后,我越发惶恐,脑海里一直鸣响着这句话连晚上做梦惊醒,常常也是因为课没上好。与此同时,在内心深处,有种声音恶魔般地向我不断呼喊:一定要研究清楚语文到底要讲什么东西。

我的写作或科研生涯的接续之地是舟山。在武汉的中学教书,工作很忙,在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的同时,还要负责两个班的语文教学,班级管理作业批改和考试工作无休无止,想闲下心来研究“语文到底要讲什么”几乎不可能。所以,我盼望能去一个能专心科研的地方。2003年1月,我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读完教育硕士恰逢浙江海洋学院(现为浙江海洋大学)来校招聘,这次机会使我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而我的工作职责正是跟本行相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大学重视科研,但也很重视教学。一个中学出身的大学教师是需要适应的,既要适应教学,又要适应科研,还要适应比中学多得多的所谓社会服务,因此,想专心科研也是很不易的。于是,在到大学后的很多年,我没有时间和心思探寻“语文到底要讲什么”,只是按部就班地在做一些工作,如教书写论文带领学生参加教育见习、实习什么的。但刻骨铭心、深入骨髓的东西,一到时间总是要像地心的火山岩浆般爆发的。2013年3月,我终于在《课程教材教法》上发表了《文学作品教学的四个共性内容》一文2016年5月,我又在《语文建设》上发表了《文学作品备课“四字法”》,算是给我冥冥中的誓愿一个交代,但交代得还不够清楚明白。因为阅读的理论基础和根本规律,还有文本阅读怎样向文本教学转化,以及阅读教学应该有几种课型等问题,我还没有研究明白。此外,如果阅读和阅读教学研究得差不多了,我还想研究写作和写作教学。理想很远大,日子在现实中蹉跎。忽然有一天,我又有了异地的想法,我想找一个类似于道家归隐之地的地方,去干自己愿意干,能干的事。

我的写作或科研生涯的再续之地是贺州。舟山号称“千岛群岛,海天佛国,花园之城”,更是“国家级海洋发展新区”,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不少大企业都到舟山落户,经济发展一日千里,民众生活芝麻开花。舟山的师长、朋友和环境都让人留恋。但忽一日我生了归隐之思,想去一个可以休闲的地方。陶潜“白日掩柴扉,虚室绝尘想……相见无杂言,但话桑麻长”的情境令人神往;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场面更令人心折。于是2018年7月,我往西部的贺州学院去,因为那里的确有我的一个志同道合的同学和朋友在。

贺州处于湘桂粤交界之处,在桂林和广州的中间地带,有“潇贺古道”经过,古代也确是贬谪与流放之地。这里也有舟山一样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淳朴民情,但这里与四处开发,日新月异的祖国一样,已经没有“休闲”的“世外桃源”,但还有“桑麻长”。在这里,我也有我要种植的“桑麻”,那就是“深度的阅读和阅读教学与初始的写作和写作教学”。短短两年,我们在核心期刊发表了《语文教材分析的“三文”策略》《基础教育阅读理论基础》《基础教育阅读的根本规律》《基础教育阅读教学的五种课型》等论文,还出版了《20位语文名师教育叙事实证研究》一书,并且还在贺州选择了9所中小学校进行了教育实验,誓将阅读和阅读教学进行到底。但我到贺州学院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研究写作与写作教学。

在发达地区的一些正规的大学,想开一门新课程很难,因为它十分注重教师资质,不仅看是不是你的专业,还要看你是否够格。因此,虽然“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这样的课程在高校中文师范专业课中很缺,但还是有很多的学校没有开设。但一到贺州学院我就很顺利地开设了这门课程,并且实施效果还很不错。于是第二年,我打算并开始撰写本书。

要研究高校中文师范生的写作教学,确实不太容易。第一,要分清写作和写作教学的区别,把高校的普通写作课和写作教学课区分开来;第二,写作和写作教学的理念和论述浩如烟海,怎样作出取舍;第三,怎样加强写作和写作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心有所依,动有所据……真的,很多中文师范生从大学毕业了,还没有上过写作教学课;在一些写作教学课的论著或教材里连写作课的教案都见不到一个……这就是不少高校中文写作教学的现实。如今,不畏浅薄,迎难而上,撰此拙作,不是显示自己有多会写作,更不是标榜自己有多会搞写作教学,只是表明一种立场,一种态度,让业界大咖和后继者能更重视为师范的、也是为学生的写作教学。

一部关于写作的著述的序言,却在其中大谈阅读和阅读教学,这有些不合时宜。但考虑到“读写结合律”实际上是写作教学的最根本规律,无论是何种理念的写作和写作教学,在根本上都离不开阅读和阅读教学,就有些释然了。缘此,我曾经写过这么几句:

阅读言象意,写作意象言。

审题言象意,表达意象言。

阅读小写作,写作小阅读。

这里的“意”,实际上就是“志和情”的意思,因为古代文论往往将“志情”笼统称为“意”。这样笼统地说,可是可以,但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显得内容不够清楚,逻辑不够分明,因此,还是把它分开为好,这样阅读就是“言象志情”(“披文入情”),写作就是“情志象言”(“情动辞发”),与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中的说法完全一致,能揭示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同为一脉,相反相成的关系。这也就是我的所谓“语文四字法”或“四字语文”的全部意蕴。现在,阅读四字法,也即“言象志情”四字法,我们教研团队已经有了较充分的研究和实验,也出了或即将出一系列成果。但“写作四字法”,也即“情志象言”四字法,我们还只是刚刚着手研究,以后的探索之路还很长——就将本专著作为我们写作和写作教学研究的第一步吧。

“歌”,作为汉字,始见于春秋金文,原作“诃”,从言可声,本义指奴隶或平民发自肺腑的歌唱。到秦汉,“歌”作为和“诗”并列的乐府诗名称,强调的是这种诗“能配乐演唱”。但无论是秦汉前不入乐的“歌”,还是秦汉后入乐的“歌”,都脱离不了“歌”来自民间,是平民的心声的实质。而我和研究团队的阅读和阅读教学与写作和写作教学研究之路,正是一条普通教师为高校师范生和中小学生歌唱的路。这歌唱虽然单调、嘶哑、浅薄,但毕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歌。故名本书的序言为“‘三地’歌”。

 

                                                                             段双全

                                                                                         2020年8月1日

(写作教学教材:《高等师范中文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纺织出版社,2021.1.)

段双全:“三地”歌(《高等师范中文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自序)

段双全:“三地”歌(《高等师范中文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自序)

段双全:“三地”歌(《高等师范中文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自序)

段双全:“三地”歌(《高等师范中文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自序)

段双全:“三地”歌(《高等师范中文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自序)

段双全:“三地”歌(《高等师范中文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自序)
段双全:“三地”歌(《高等师范中文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自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