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老人集体失踪 给中国的启示

(2010-08-15 08:02:43)
标签:

老人

启示

层面

百岁

古谷房

日本

杂谈

分类: 杂谈

  113岁的日本东京“头号寿星”古谷房下落不明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

  日本全国“失踪”的百岁以上老人已达22名。众所周知,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发达国家,也是“长寿大国”。2009年日本女性平均寿命86.44岁,连续25年居世界第一;全国百岁以上老人号称超过4万人。日本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头号长寿国。

    然而,老人接二连三“失踪”,揭示出的尊老敬老文化的衰微,老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同。

  从古谷房一事看,她女儿1990年起就与母亲没有联系,长达20年;这种亲情的淡薄足以让人感到惊异,而这样的事情看起来又不属于特例。近年来,日本社会诞生了一个新的社会学词汇“孤独死”。

    据调查,日本每4个高龄老人中就有一人因为无人在身边照顾和陪伴,最终“默默离开人世”。在6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四成的老人担心自己将会“孤独死”,超过七成的老人对未来生活感到不安。

  相对来讲,日本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比较健全的,尤其在老人社会福利领域。虽然存在“死亡账户”现象,但古谷房“失踪”一事可见,并非所有的家属都打钱的主意。一些鳏寡老人并不缺少物质,缺的是亲情,亲人的照料与关爱。


   中国在老龄化社会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比日本少。中国老龄化除了规模庞大和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地区差异大、人口高龄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抚养能力减弱和应对老龄化的制度准备不充分等特点。

  截至2008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12%。中国正向老龄社会迈进。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养老保险空账1.4万亿。相应的社会养老制度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与老龄化的速度相比,已经严重滞后。中国各级政府当前正在着力解决物质层面的养老问题,精神层面的养老问题也应不能忽视。

  日本社会老龄化后,物质充裕了,亲情“流失”了。老人“失踪”“孤独死”在中国也不时见诸媒体。因此,中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除了完善相应的制度、法律建设,加大养老投入,更应该发扬传统文化,不能让“不管、不闻、不问”老人的悲剧重演。必须重建“尊老文化”,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社会共识。只有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老人失踪”事件才不会继续上演。摘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食疗 顺口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