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某种食物要多吃,明天又说这种食物不能吃;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比如:有人说一生要喝牛奶,一转眼有人又说牛奶是牛喝的;有人说西红柿要生吃好,有人说熟吃才有营养,搞得我们老百姓一头雾水,不知所以。面对专家们的饮食“悖论”,我们到底该听谁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弄清楚发表这些文章的专家是什么样的专家。现在专家有三种:
第一种是 专家,
这种专家态度严谨,看问题全面,其言论科学性强,可信度高;
第二种叫“钻家”,钻牛角尖的专家,一般看问题都比较片面,其言论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作参考;
第三种叫“砖家”,拿着一块砖到处拍,目的是引起人的注意,为自己出名,而不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这种人的言论只会混淆视听,没有可信度。
一个专家到底属哪种,从其履历背景和文章的字里行间就可以大致判断出来。
我们也可以自己判断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哪些该多吃,哪些该少吃。这三个原则是:
卫生安全:
食品首先得卫生、安全,这是饮食的基础,抛开这个基础谈营养,是没有意义的。简单的说就是食物要对人体无毒无害、营养卫生。具体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就是在购买食物时,要尽量选择无公害的、有机方式生产的食物,选择顺应自然规律成长的食物;烹饪食物前一定要清洗干净;在烹饪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烹饪方式。
多样适量:
人体每天需要的营养素达几十种,现在还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够完全满足人体的需要,所以食物尽量多样化。营养素之间有相互促进相互抑制的作用,品种多样化,才能做到均衡地摄入营养。同时,无论吃何种食物都要有个度,再好的食物吃多了也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因人而异:
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时令季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体质、不同的年龄,其对营养素的需求也完全不一样的,那么所吃食物也应该有差异。最好是以当时当季当地的食物为主,如果身体没有特殊禁忌,可以想吃就吃,如果有特殊禁忌,比如有某种慢性疾病,那就要严格按照医生和营养师的处方,少吃限制食物,不吃严禁食物。
掌握了这三个原则,平时再多积累一些营养知识,当我们再次面对专家们的饮食“悖论”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说“我吃饭,我作主;你发言,我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