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今年70岁刚出头。性格比较孤僻,脾气暴躁,不善于和人交往。老伴在的时候,还能和他说说话,他也常常发发脾气。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少年夫妻老来伴,去年四月份老伴走了,剩下个老人看着也挺可怜的。为此,儿女对他也是呵护有加。尽管如此,也替代不了他对老伴的思念。他常常对儿女说:“谁也替代不了你妈啊!我活着真没意思了,还不如死了算了。”听了这话,当儿女的心里也不好受,即心酸又无奈。前些天,父亲结识了一个比自己女儿还小的女士。当时女儿就劝他,还是找个和自己岁数相当的吧,以免上当受骗。再说当女儿的也不好称呼啊!可父亲坚持说只是朋友关系,没有别的,不要女儿管他的事。为此还闹得都不太开心。
其实儿女看到父亲天天无精打采,皱着眉头的样子,感觉到他很孤单。也想给他找个老伴了,只不过当时还没找到合适的而已。前些天,父亲去了女方家住了两天。昨天刚回到自己家里,那位女士就打电话来了。当时是我妹接的,等父亲从我妹手里接过电话讲完话后,父亲冲着女儿就吼上了。说:“我在人家那里住了两天,你对人家说话客气点,也不知道谢谢人家,人家是替你们照顾爹啊!”这时儿子插了一句:“有那个必要吗?”就这一句话,激怒了父亲。放下电话后,我就在想这件事。其实做父亲的完全可以直截了当的、心平气和的把真实想法告诉孩子们,和他们沟通一下。其实儿女也能够理解。而父亲却自己不愿意承认,希望儿女主动的接受下来。这样难免就要产生一些误会。认识上的问题没解决好,怎么能要求有个好结果呢?
其实,老年人再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老年人精神上要求不空虚。将两个孤独的人生活在一起,他们可以互相照顾、互相搀扶、不再孤独何乐而不为呢?关键是如何把这个事情处理好,那就要有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
个人之见,应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老人要和儿女很好的沟通,征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以便愉快的接纳对方。我想大多数儿女是会理解的。这样对老人婚后生活是有好处的,使家庭氛围更融洽一些。毕竟父母还需要儿女的照顾,最好是不要把事情闹僵了。其次,儿女要站在老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毕竟儿女照顾的再好,也替代不了老伴那种天天在一起的感觉。当人老了面对孤独的时候,他(她)会显得很无助,便会产生一种恐惧感。也不利于身心健康。再说,有一个人陪伴着父亲(母亲)。我们做儿女的也就放心了许多,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啊!最后一点是在婚前处理好家庭财产问题,可以做一个公证。避免因一方去世,而带来一系列的家庭财产的纠纷。如果打起官司来,即耗精力又损体力,更伤感情。对各方都是伤害。
诚然,现在老年人再婚成功率还是比较低的,这与各方面的因素有关。比如:婚姻基础差、性格不和、生活方式差异大、择偶动机不纯等等。择偶动机不纯是主要的。那种想要找个保姆式的,和想要找个有财产的。而不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婚姻,将是短命的婚姻。这些问题还需要老年人慎重考虑,多交往,多观察。一旦作出这个决定,自己就要承担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这杯酒希望是甜的,但也有可能会带来苦头哦!
有否更好地解决孤独老人问题,请网友朋友们提些建议好吗?转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