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中美对孝道的不同结论

(2008-02-17 07:13:27)
标签:

孝道

依赖子女

福利保障

无助

老人孤独

杂谈

    刚到美国时,对中国感兴趣的牧师曾经问了个孝道问题。正当我绞尽脑汁寻找“最佳”答案时,牧师感叹道:“你们中国人对老人很孝敬,老人和子孙在一起,其乐融融,令我们很羡慕!在国内时,我就听人说过,“美国是儿童的乐园、青年的战场、老人的坟场”,但对牧师的感慨还是感到有些意外。尊老是中国的传统美德,难道美国人不尊老吗?我开始留心美国社会中的老年人。老人很少和子女在一起出现,和中国不同,美国老年人基本上是独来独往,即便已是七老八十岁高龄,也是自己开车去购物。偶尔能看到老夫老妻搀扶着走在街上,但很少看到老年人和子女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当然,年轻人见到老年人,多半会打声招呼,或为老人开门、让道。 我到过10多户美国家里做客,多数只有一对夫妻,孩子大了都不和他们一起住。许多美国人到了18岁,宁愿家里空着大房间,也要到外面去租房子住。我的朋友有5个儿子,但目前家里只有最小的两个男孩和他们夫妻俩在一起,已经长大的3个儿子,虽然都在本地工作或上学,也没有结婚,但先后都搬到外头去住。我太太在医院上班时,认识了一位患晚期肺癌的白人老太太。她丈夫早年去世,出院后,她孤身一人住在家里。老太太的女儿在外地工作,回来陪母亲几天就又走了。平时,教会的热心人轮流去看望老太太。当然,像这样身边没有亲人照顾的老人,可以选择去老人院,但据说那里费用很高。
    我当志愿者时,认识了一位老人,听说我对美国老年人的生活感兴趣,便邀请我到他家,以便参观老年社区。这个由宗教组织创办的老年社区规模很大,有百来座小别墅、一座3层的大型老年公寓和一座老人保健中心。年近八旬的一位老人和太太住在一幢别墅里。他告诉我,这是社区专门出租给没有房子的退休老人住的,每月的房租是600多美元,比社会上的租金便宜将近一半。但签约时,租房者必须先缴纳一笔9万美元左右的“入住金”,退租时可返还其中的95%。老人夫妇惟一的女儿在外地工作,每年都会带着儿女回来和老人团聚。老人十分喜爱他的第三代,特地向我展示了外孙和女友的浪漫合影。我问老太太,为何选择住在这里。她说,住在这里有两大好处:一是和老人们住在一起,比较热闹;二是这里提供24小时紧急服务,万一有事,也有人照应。我试探着问:“这么大一笔钱,是不是需要孩子们支付?”老太太坦率地回答:“我自己有退休金,还有一些理财的收入,应该够用。两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我不想要他们的钱,只希望他们能经常回来看我。
    在老人保健中心,我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情形。这里的房间都是单间,像宾馆那样,有的房间里还摆着两张床。居住在这里的基本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有不少患有老年痴呆症,需要专人24小时护理。这里的费用高得惊人,每天的房费在149 美元到164美元之间。我问一位社会工作者:“这么高的费用,老人长期住得起吗?”她回答说,这些老人入住时先要交一大笔钱,等到快花光时,中心会和老人的家属联系,如果实在有困难,工作人员也会帮忙申请政府补助。她还说,老人最大的问题不是缺钱,而是寂寞,所以中心经常邀请老人的家属来探望。
    尽管美国有较为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来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老年人在情感上与后代失去联系,感到无助、孤独,享受不到天伦之乐。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是子孙满堂,这点很令美国老年人羡慕。
    中美两国老人的晚景截然不同,是文化差异使然。许多中国家长心甘情愿地为孩子牺牲一切,因而希望孩子长大后对自己孝顺。美国人则认为,培养孩子是一种社会责任,而不是“自我牺牲”;孩子的回报不是反哺父母,而是努力使自己成才。
    美国《海外校园》杂志专门就中美“孝道”的不同展开讨论,得出如下结论:
    中国文化趋于依赖子女,美国文化赞同独立;中国文化敬重长者,美国文化提倡平等;中国文化中的孝敬以责任、义务为基础,美国文化的孝敬以自由、尊敬为基础;中国传统社会没有为所有人提供社会福利和服务,而美国有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作者狼大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