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箭扣正北楼镇北楼杂谈 |
1.两周前的那个周日,这个冬天北京的第一场雪,在箭扣长城上还没有融化。
2.原本我们只期待一个萧瑟沧桑的长城
3.没有想到,长城,竟银装素裹,有一份妩媚,如同待嫁的新娘。
5.我们大学同学一行13人,从东线登顶正北楼,欣赏到了最好的箭扣美景,全程完美而安全!
6.这场徒步,我们谋划已久。
7.除了北京同学外,几位外地同学专程而来,有的来自上海,有的来自深圳,甚至还有美国。
11.是的,我们没有时间。这不光是因为外地来同学来北京的空闲机会并不多,而且,随着年龄渐长,体力下降,我们一起攀登箭扣的可能性只会更少,韶华不再呀。
14.原本我们准备分为B队和A队。A队,从涧口(即箭扣)爬9座楼,上正北楼。B队,从虎子家沿山路直接上正北楼。最后我觉得有把握,动员全体都参加了真正具有挑战性的A队。
16.钟兄曾经放言,如果他走A队,那就准备走到天黑。于是,我真的准备了三个强光手电筒,全队带了5个手台。
24.我了解我的同学,与其说是哥们或姐们,不如说是损友。我的任何小小倒霉,都是他们欢乐的源泉。

27.但同学间不一样,大家相互知根知底,有共同的经历、共同的价值观、类似的专业,类似的年龄,类似的学识,类似的家庭,......相互间我们无所顾忌,可以肆意谑笑。虽然各位同学,早是什么老总或精英,相互间随口而出的称呼还是大学时的绰号。
28.40多年的光阴,让很多朋友疏远了,遗忘了,也让很多真正的朋友愈发亲近了。
33.这里,右手是高大岩壁,墙外是悬崖,前面就是“翻石下海”。

34.长城在这里断掉了,只有一段4-5米长、倾斜角度30°的石坡相连,下面就是悬崖。过去,人们只能脚踩斜坡,抠住岩壁上的石缝,慢慢地挪过去,不小心就真的可能翻石下海,不见踪影了。辛亏,现在有人在这里设置了一根绳子和三个铁脚蹬子,安全多了。也正是知道了这个情况,我才敢带大家走箭扣东线。

41.没有想到,秋雪已经站在顶上招呼我们了。原来大家已经开始在Lu Huiyu和秋雪的带领下,没有等我,就开始攀登断崖了。一番努力,大家全部安全达顶,竟比我想象得容易得多!

42.从这里,到达正北楼,就没有任何风险了,此刻才不过下午2:00,我们比预想得快很多。

43.我们更多地停下来,欣赏箭扣晴雪之美。
44.印象中原本灰黑暗淡的冬日远山,似乎披上了一层柔曼的白纱,箭扣原来可以美得如此浪漫。
51.我问钟兄感觉如何?他说,幸亏没有走B队,不然得错过多少美景!所谓美感,往往不是单纯看就能体会出来,因为那不如在家看画。最好的美感,是一步一步地用脚步体验出来的,这叫才叫浸入式的美
——我与我的同学们,再次相约明年,桃花盛开的时候。
—————————————————
欢迎直接在电脑上访问我的博客,图片更大,看图更舒服,有配乐。在百度上或新浪博客上搜索“千年的墨家”,或访问http://blog.sina.com.cn/iamgoing 就可以。
也欢迎访问我的微信公众号,内容多为街拍随想,搜索公众号“千年的墨家”,或者扫描如下二维码即可:
前一篇:天门山
后一篇:家族历史记忆碎片之四——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