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司马台长城单边墙 |
分类: 北京风景 |

1.北京户外圈,都知道长城有三险 ——箭扣、十八蹬和司马台,司马台又为其中之最,其险在于著名的单边墙。
2.我们每次开车去金山岭长城,远远地就可以看到司马台,高大突兀地耸立在前方,如一排锯齿獠牙,每座顶峰上都有一座敌楼,不由得心向往之,这样的陡峭的山,可以攀登吗?今天,我们竟然来了。
3.报名前,我向领队打听好了绕行路线,我虽然并不恐高,但主要目的还是摄影,所以如果危险,我会尽可能绕行。
4.不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是对家人的负责任。

5.以往参加户外队,我往往就是最年长者,这次没有想到,我们42人的队伍中,有5位年过花甲,甚至古稀,分别是60、61,62,65岁,网名十八叟哥老更是77岁了,令人佩服!我们几个老哥老姐,特意合影一张。

6.看到几位老哥老姐,我对未来5年,甚至10年,感到更有信心,继续走在户外的道路上。

7.我们爬上猫眼楼,对面就是所谓司马台长城的天梯之险了。

8.很多人,描述过天梯如何惊险,颇有夸张。

9.虽说高达100米,号称角度85度,但是有台阶,石头都有棱角,可以借力。

10.64岁的姚老哥,也轻松爬上来了。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天梯顶端西望,可以看到新兴的旅游热点古北水镇,可以看到上山的缆车,原来猫眼楼就是已经开发商业旅游的司马台长城东尽头,这里几乎没有游客。我们自问,为什么不坐缆车上山,我们是缺钱、缺心眼还是有病?

19.从悬崖上下来。
20.这段看似难度不高的斜墙,大约4-5米高,45度角,但表面很光滑,可以落脚石头缝非常窄,仅仅容纳足尖,两侧都是深渊。
21.有小伙子,在这里吓得两腿吓得哆嗦,汗毛都竖起来了。
22.这里,一个人攀登时,上下的伙伴们,都小心翼翼,屏住呼吸地看着他,提醒着“慢点,小心,左手有块石头是松的,脚往右边一点”等等。
23.终于上来了,惊魂未定,老兄说这一身热汗全变成了冷汗了,好久才恢复自然的神态。
28.在望京楼上,看最美的风景。
30.今天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是挑战司马台单边墙的最佳气候条件了。
31.单边墙,像是一条细长的银蛇,扭动着身躯,蜿蜒在黑色深渊之上。
31.诱惑着户外人去跨越这道深渊,这是致命的诱惑。

32.其实,只要不恐高,这段路并没有想象中的危险,至少不比箭扣更危险。

33.我笑着说,如果这是草地上的一条宽20-40厘米的小径,我们会失去平衡,失足走进两边的草丛中吗?

34.所以,往往恐惧,才是我们失去机会或挑战失败的原因。

35.我们几位50后的花甲之人,还有77岁的十八叟大哥,都顺利走了下来。

36.再往下,低凹处,就是聚仙楼

37.因为一路走来,汗水早已干了湿了好几遍,但因为一直聚精会神,竟然毫无感觉。伙伴们说,你的黑色T恤衫上,背上全是白色的汗碱。

38.此刻,坐在聚仙楼内,微风阴凉,分外爽快,胜似神仙。

39.我抹一把脸,全是细细的盐粒,咸的,哇,都是上等精盐。

40.几个妹子,在峰顶上,做瑜伽动作,人之美,堪比风景之美,这是天人合一之美。

41.与我心中的英雄,十八叟老哥,合影一张。我说,不敢奢望了以后到了老哥的年龄,依然有老哥这份体力,但是期待我依然有这份挑战自我的勇气.....
—————————————————
欢迎直接在电脑上访问我的博客,图片更大,看图更舒服,有配乐。在百度上或新浪博客上搜索“千年的墨家”,或访问http://blog.sina.com.cn/iamgoing 就可以。
也欢迎访问我的微信公众号,内容多为街拍随想,搜索公众号“千年的墨家”,或者扫描如下二维码即可:
前一篇:堆焊
后一篇:珍珠鸟回家之一,箭扣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