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午10:00,北纬40.3度,东经116.6度,北京怀柔,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一架多通道太阳磁场望远镜,正在跟踪着太阳......
2.自古以来,太阳就是永恒、稳定和完美的象征、宇宙和时间的刻度,生命和温暖的源泉。
3.太阳的神奇如此吸引我们,我们甚至曾在2008年去甘肃金塔县,千里之行,只为看92秒的日全食。
4.拍摄过无数次日出或日落,太阳永远显得那样庄严和平静。但实际上,疯狂和暴怒才是它真实的本性。
5.我读科幻小说,偏爱硬科幻,刘慈欣的《流浪地球》是我印象深刻的一部。小说中,太阳进化过程突变,,向主星序偏移,氢燃料将要耗尽,然后收缩,点燃氦,发生所谓氦闪的超级大爆炸,地球眼看就要毁灭了,于是人类给地球装上地球发动机,逃离太阳系,开始宇宙中的孤独流浪....,小说比电影,往往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我可以想象到地球划过太阳时的壮观、瑰丽和恐怖,远离太阳后的黑暗、寒冷和孤独。
6.作为一颗恒星,太阳表面,有宇宙中最狂暴的火的海洋,神秘莫测的黑子出没其中,时而掀起耀斑的狂热巨浪,冲向太空的日珥如同火炬,喷薄而出太阳风,会横扫太阳系。
7.这个周六,我们有幸跟随朋友,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站。
8.小时候,对天文台就一直抱有神秘的向往。那是在远离城市的高高山顶上,在浩瀚星空之下,一幅孤独的剪影。
9.但是,怀柔太阳观测天文台,却是阳光下,怀柔水库边的一道美丽风景。
10.如今的天文台,也不是我小时候的印象 ———
巨大的望远镜下,天文学家在小小的目镜后,吃力地寻找和观察太空星星。如今,天文观测已经计算机化,计算机控制着望远镜,影像被扑捉后反映在电脑上,再进行各种分析。
11.今天是周六,值班的汪老师接待我们,她给我们介绍天文台的仪器和工作,这是多通道太阳观测仪获得的图像,在观察太阳的色球矢量磁场、光球矢量磁场和速度场。
12.在这间计算机房内,汪老师可以随意调整望远镜,对准太阳表面的某个点进行高分辨率的观察。
13.太阳的结构分为反应层、辐射层、对流层、色球和日冕层。核心层是核聚变的反应炉,直径大约是太阳的1/4,内部致密高压,温度高达1500万度,核聚变发出的光,要经过20万年,才可以冲出太阳表面,被地球人看见。核心的反应层的核聚变过程,有点像内燃机,压缩—核聚变—膨胀—补充氢燃料—再压缩,循环往复,这让太阳每5分钟就膨胀收缩一次,所谓速度场的观测就是观测这个过程。
14.汪老师给我们看太阳表面,如同太阳在实时表演,今天太阳上很干净,没有黑子。

15.黑子活动的频繁程度以平均11年为周期,黑子内部比正常太阳的表面低1000-2000度,原因是黑子内部有特别强的磁场,让这个区域的太阳能量无法释放出来。
16.这是正在发生的太阳耀斑,耀斑是因为太阳表面上磁力线磁重联造成能量的大喷发。

17.太阳耀斑的大爆发,会在地球两极产生美丽的极光,也会造成通讯中断,输电线路和电器仪表的损坏,对没有电离层保护的人造卫星,有时甚至会有致命影响。
18.我对观测太阳仪器的机理很感兴趣。观察速度场的原理,我可以想象出来。
19.可如何观察磁力场呢?汪老师说,实际上是观察铁原子的谱线,我恍然大悟。
20.我们登上顶层,这个圆顶,就是天文台最典型的建筑了。
21.圆屋顶上有一条裂缝,屋顶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让望远镜随时可以追踪太阳。这台中国天文学家多年前研制的多通道太阳望远镜,现在依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4台太阳望远镜之一。
22.楼道内,挂着对这台望远镜的机理介绍,如何折射、偏振光分离和光谱分离,我一幅幅地看过去,努力搞清楚。太专业太高深了,我有些明白,有些糊涂,只恨自己学时浅薄。
23.不远的山坡上,三台射电天文望远镜。太阳不但发射着可见光,也发射着强烈的电波,太阳上如同有发报员,向地球传递着关于太阳每一刻的动态。
24.站在这平台上,今天,初冬的太阳,温和明媚,怀柔水库一派湖光山色。

25.俯视湖面,暗淡的湖面上,金黄的柳树叶,闪耀着太阳的色彩。
26.46亿年前,太阳还是一片混沌宁静的云。也许是某颗恒星的路过,或者遥远超新星的爆发,一个小小扰动,让这片云开始了骚动,聚集。
27.气态物质开始向中心坠落,形成了巨大的旋转气团,内部的压力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了。

28.上帝默默凝视着这混沌、黑暗和不安的宇宙一角,终于轻轻说了:“要有光”。在那一瞬间,氢聚变被点燃了,光芒扫过水星,金星,地球,直至照耀到最遥远的冥王星。
29.太阳系诞生了......

30.人类是何等幸运,让地球拥有这样一颗恒星作为母亲。

31.她不是太大太亮,否则太阳会燃烧太快,寿命只有几千万年,时间之短,不足以让生命进化。她也不太暗太小,那样会让地球过份亲近她,致使地球环境严酷也不足以哺育生命。

32.今天,计算机屏幕上,我们第一次亲眼看着太阳在燃烧,这场宇宙大火终有燃料耗尽而熄灭的一天,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包括太阳。数十亿年来,太阳其实在逐渐变亮,越来越热,15亿年后,地球将不再宜居,50亿年后太阳将大爆炸。
33.在那个时刻到来之前,我们也许真的会告别太阳,开始在宇宙中的孤独流浪。

35.当我们离开天文台时,我才注意到大厅入口处的花盆,是半轮太阳的造型。无论何时何处,太阳,永远是人类心中的图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