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时隔36年后,我一个人又一次来到秦始皇陵兵马俑,依然为这地下军团的庞大威严的气势所震慑。
2.整列的秦朝军队在地下完全被复制了。一号坑,是步兵坑,阵型最庞大,排成纵列的士兵,浩浩荡荡,如同行进中的纳粹军团。

3.这些士兵的面容和服饰各不相同,以致有专家说,每个秦俑都是以真正的战士为原型而雕塑的,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每个武士的性格和思想,栩栩如生。
4.只要一声令下,这些战士就会跳出甬道,杀向敌方,这是一只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军队。
5.出土前,这些俑几乎都是处于破损倒塌状态。
6.保护大厅的后半部就是修复车间,如同实验室,在这里,每块碎片被精心地拼接在一起。
7.我们算是看到了兵马俑是如何被修复的。每座兵马俑,都价值连城。出国参展,保险费都以亿元计。
8.三号坑较小,是这个地下军团的指挥部,有警戒的士兵
9.正在紧张讨论军情大事的军官
10.站在驷马战车的驭手,正在准备把军令火速传达到大军。
11.二号坑规模同样宏大,由骑兵、步兵、弩兵和战车混合组成,是更强大冲击力的特种兵兵团。迄今,二号坑的大部分尚未挖掘,处于封土保护状态。
12.在二号坑出土的跪姿射俑,姿态精准生动
13.年轻的面孔,平静而坚毅
14.盔甲上一角,彩绘依鲜艳。
15.实际上,所有的兵马俑,出土时都是有彩绘的,但是挖掘后,一暴露在空气中,一个小时内,这些色彩立即风化了。现在中国和德国考古学家,已经初步研究保护这些彩绘的方法,但是二号坑的全面挖掘,还在等待这些保护技术的进一步成熟。
16.身披长袍,前覆盔甲, 有点慈眉善目的中级军吏俑。
17.鞍马骑兵俑,重点在马,几乎听得出马的喘息声。
18.将军俑,八字胡子,威严而自信。
19.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确实落后于希腊、罗马,甚至埃及和印度。我们迄今看到的中国古代雕塑,大多是寺庙中的佛祖菩萨罗汉玉皇王母等,比较集中体现在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人体比例往往不对,头大身短,面部表情大都庄严有余,生动不足。而我们看到的这些秦俑,却如此生动写实,身体比例匀称,动作协调准确,其艺术水准,在我看来,就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高峰了,后世从未超越。
20.比例为真实大小的二分之一的铜车马,有非常精巧的车辆和马具,几乎与现代装备无异。
21.车厢上的彩绘还是那么华丽,秦始皇死于东巡途中,该就是用这种车,与发臭的鲍鱼一起,运回咸阳,葬入秦始皇陵吧!
22.规模如此宏大的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在史书其实根本未著一字,那么,在史记上浓墨重彩的描写秦始皇陵墓内部,据称“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其中又该是怎样的宏大和奇异,我们都期待打开秦始皇陵墓的那一天。
23.为了修建秦始皇陵,大将军章邯监工。共征集了72万人力,最多时近于80万,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金字塔人数的8倍,修建时间长达35年,修建胡夫金字塔还长8年。要知道,秦始皇年代,全国人口不过1000多万,就是说,为修建自己的陵墓,国家动用了全国将近1/10分的人力。秦朝,按照胡鞍钢教授所说的,就是国家力量,特别是国家汲取财政的力量十分强大的典范。
24.所以,秦始皇是先主十分赞赏的千古一帝。他最大的功绩,让中国走上了大一统的道路,终结了封建制。与此成为鲜明对比的是,欧洲和印度,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一众茸儿小国。

25.为什么中国和欧洲印度走的道路如此不同?有人从地理、水文、人种,文字、宗教等各方面分析,各有道理但似都不足够,还往往把结果与原因混同,其实,我更相信历史的偶然性。
26.关键因素是因为有个秦始皇,雄才大略,开创性地建立了这样大一统的王朝,取消了封建分侯制,采取了郡县制,统一了文字、度量衡、货币,乃至焚书坑儒,统一了思想。恰好,他的继任者刘邦,认同了郡县制,让汉随秦制,由此,让大一统的思想成为中国人的主流意识形态。如果秦朝的继任者是项羽,项羽认同封建制,历史的走向又会怎样呢?
27.大一统的国家的好处是什么?是一个更强大的国家,更有可能抵御来自外来强敌,减少了内部战争,带来了更多的和平,更大规模的市场,这也就是是美国建国时联邦党人为什么力图建立统一的联邦制国家的原因。但大一统国家也有坏处,皇权逐步消灭了所有可以与其平衡和对抗的力量,贵族、僧侣、商人和学者,都成为皇帝的奴仆,新的思想理念、政治制度和商业模式,都不可能在这块土地上产生了,导致近代中国的2000年的停滞。
28.面对在如此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我们自然骄傲。从秦始皇时代开始,我们中国人都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大一统的大国情节。如今,追求民主也是一种时代潮流,但是,我们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是,民主制度的基础之一是地方自治,是联邦制,就是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模式的某种瓦解,那些追求民主的人们,有这种情感准备和制度设计吗?中国的道路,在沿着自己的轨迹前行着,河流中有石头也有暗坑,艰辛探索,还很漫长,也很光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