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恩施,腾龙洞

(2018-01-13 09:25:16)
标签:

恩施

腾龙洞

分类: 大江南北
恩施,腾龙洞
 1.一条奔腾向前的江,向前,向前,却突然消失了

恩施,腾龙洞
  2.清江,湖北的第二大江,就这样被暗河吞噬,穿过复杂曲折的溶洞世界,激流,瀑布,虹吸孔...,时明时暗,经16.8公里后,才重见天日。

恩施,腾龙洞
  3.这条暗河就是腾龙洞,世界上最大的溶洞体系之一,有洞穴无数,如今是国家地质公园,名闻天下。

恩施,腾龙洞   4.作为驴友,自然不屑与普通游客一样,花钱游览那些已经开发成熟的景区洞穴,那些洞穴已经被五颜六色的灯光照耀装饰,光怪陆离,连妖精都不屑居住了。于是,我们翻山越岭,沿山间小路,去探索龙门洞。

恩施,腾龙洞
  5.龙门洞是旱洞,曾经是清江的主河道。初见龙门洞,立即感叹其体量宏大,高宽40多米,要知道腾龙洞的主洞更高达74米。如此庞大规模的洞穴,相对于清江的水量,显得不成比例。我在疑惑,以清江独自的力量,真能够独自切割出恩施大峡谷、沐抚大峡谷、乃至腾龙洞这样宏大的地貌吗?

恩施,腾龙洞
  6.一龙门洞,高约9米。洞口乱石嶙峋,我们如舍身饲虎,勇敢闯入了这恶龙的血盆大口

恩施,腾龙洞
  7.穿过200多米的黑暗,我们打开头灯或手电,摸索着前进

恩施,腾龙洞
  8.终于看到了尽头的光明

恩施,腾龙洞
  9.走出一龙门,重见天日。我们注意到,看到洞两侧的石灰岩并不光滑,如同锯齿嶙峋,不像是常年流水冲刷的样子,可见这个洞穴虽然规模宏大,作为水道的持续时间不会很长,当年洪水一定是猛烈而短促。

恩施,腾龙洞
  10.穿过又一段峡谷,就是二龙门洞,高约40多米。站在这巨大的穹隆之下,人显得那么渺小。

恩施,腾龙洞
  11.我们猜测这道石墙的时代,也许是在那兵荒马乱的时代,人们在这里据墙防守,守护一块田园的安宁。

恩施,腾龙洞
  12.洞内有洞,有人类居住过的痕迹,我笑了,说这是陶渊明先生的故居吧!

恩施,腾龙洞
 13.外面是下午明媚的阳光,里面是深不可测的黑暗

恩施,腾龙洞
  14.洞口是一道大斜坡,这些碎石块,应是洞顶岩石崩塌堆积而成。

恩施,腾龙洞 
  15.我们再次走进黑暗。

恩施,腾龙洞
  16.回首,下午的阳光把洞口照耀得如同辉煌的宫殿。洞内洞外,两个世界,如阴阳两隔。

恩施,腾龙洞
  17.洞内的道路,实际上是被洪水冲来的淤泥抚平了,很好走。

恩施,腾龙洞
  18.三龙门洞,宽35米,高24米。洞壁上是水的涡流掏出的各种凹洞和洞穴,有些洞很深,不知导向何处。

恩施,腾龙洞
  19.可以理解,那奔腾的水,是激动不安的,它们永远试图打开一切空隙,寻找新的通道

恩施,腾龙洞
  20.我们走出三龙门洞

恩施,腾龙洞
  21.堵塞道路的巨石,剪影如同羽毛尖锐的史前巨鸟

恩施,腾龙洞
  22.豁然开朗,一个小小盆地,有耕田,有农舍,宛如世外桃源。水道在这里神奇地消失了,一定有暗河相通。

恩施,腾龙洞
  23.我们翻过一座小山,沿着雨后湿滑的颇为陡峭的小路下山,我没有带登山杖,靠随手捡来的一根树枝作为支撑,才没有摔屁蹲,出洋相。恩施,腾龙洞

恩施,腾龙洞
  24.这里就是清江古河床了。

恩施,腾龙洞
  25.所谓古河床,就是因为各种原因,比如河流改道,被河流抛弃的河床。

恩施,腾龙洞
  26.曾经是江水汹涌,如今夕阳下是寂静空谷

恩施,腾龙洞
  27.天色已晚,如果沿着古河床继续前行,还需要走2-3小时。但我被旁边深奥的银河洞所吸引,希望利用最后的光线,多拍一些照片,决定不再随队前行。

恩施,腾龙洞
  28.银河洞,直径大约40米,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旱洞。每当到清江洪水来临,银河洞依然起到分流作用。

恩施,腾龙洞
  29.所以,当我走进银河洞,看到这里地面并没有被淤泥覆盖,满是鹅卵石,就并不感到奇怪了。

恩施,腾龙洞
  30.洞口岩石,满是是水蚀的凹槽

恩施,腾龙洞
  31.还有钟乳石发育

恩施,腾龙洞
  32.我越走越深,黑暗得令人恐惧了,我大喝一声:“妖精出来,老孙在此!”,声音消失在洞穴的黑暗中,没有回音......

恩施,腾龙洞
  33.我只找到妖精吃剩下的一枚人头骨,已经变成了化石,于是我赶紧撤离。

恩施,腾龙洞
  34.当我们沿着原路返回到公路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难忘腾龙洞探秘,我回北京后,在网上查询资料,才发现一个惊人的地质历史——腾龙洞曾经是长江故道!原来四川盆地属于浩渺的古地中海,白垩纪晚期,青藏高原隆起,四川盆地成为大湖,即古巴蜀海。250万前,海水的南流通道堵塞,开始寻找到东流的途径。如今的长江三峡历史不过才50万年,所以在整整200万年间,清江峡谷才是长江东流的主通道。汹涌浩大的长江水,切割出了壮观的恩施大峡谷,沐抚大峡谷、乃至腾龙洞。即使长江三峡形成后,也常因为三峡崩山壅江,长江也多次重寻故道,再走腾龙洞,所以那些短促而猛烈的洪水就可以解释了。

恩施,腾龙洞
  35.我们的祖先曾经亲眼看到过——三峡山崩地裂,水路堵塞,四川盆地顿成汪洋,长江水,涌入清江夺路而行。浩大的水流,穿过狭窄的腾龙洞,水流澎湃,震天动地.....于是,有了大禹治水的传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