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爸爸的印度随笔(三)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圣城”

(2017-04-25 06:18:22)
标签:

爸爸的随笔

杂谈

分类: 南亚东南亚游记
爸爸的印度随笔(三)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圣城”
图1—据说有6000年历史的恒河夜祭,气势宏伟,场面壮观;

    去印度观光,瓦拉纳西是印度旅游中必须一游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宗教圣城。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曾以一贯诙谐的口吻说:“瓦拉纳西比历史悠久,比传统更古老,比传说更远古,是这三者古老程度加起来两倍那么老!” 追溯它的建城史,已有6000年之久,比我国历史上可以确认的最早都城殷墟,还早2600多年!
    瓦拉纳西有点像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后者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共同的圣城。瓦拉纳西则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的共同圣地。恒河夜祭和恒河日出是它最大的亮色,延续已达数千年了,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和游客。
    恒河夜祭非常激动人心。每晚6点,恒河的岸边,人山人海,岸边高台上出来清脆的铃声和阵阵螺号声,婆罗门祭司们,面向恒河,挥动拂尘、火烛等六种法器,吟唱歌舞,带动了成千上万痴迷而虔诚的印度信徒齐声呼应,瞬时间山摇地动,场面壮观,令人感叹宗教的力量。
    当朝阳初升,无数印度教徒,扶老携幼跳入恒河,合十祈祷,用河水漱口、沐浴,据传可以洗涤灵魂,祛病消灾。恒河沐浴一次,是印度教徒,一生中必须完成的夙愿之一。
    瓦拉纳西是圣城,是印度的骄傲,但也是也成了印度的落后象征,因脏乱差而为世诟病。
    印度教徒认为,瓦拉纳西是其信奉的主神之一湿婆神所建。居住在这座圣城,就是以圣人为友,万事吉祥如意。目前,城市人口一百多万人,加上每天来自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朝圣者、观光客和露宿街头的流浪者。所以,这个城市人满为患,每晚恒河祭的前后,人们拥挤在狭窄的街道上,人力车、摩托车、三轮出租车、乃至轿车,穿插在一起,各种叫卖声、人力车铃声和摩托车汽笛声混在在一起,时不时迎面而来还有牛和狗,交通混乱不堪,疯狂极了!
    改造街道,修缮道路,也许印度政府都考虑到了,可是面对连片的老旧房屋和分布在全市大街小巷1500百多座各式不同宗教的庙宇,牵涉了各种利益,令人犯难。加上政府的低效率和各种腐败,瓦拉纳西这座城市,建设状况还很差,远落后于中国任何一个县城。儿子指着一座半拉子工程的桥梁对我说,2年半前他们来此地旅游时,这座是停工状态,现在依然还是停工。
    随地便溺是印度百姓的习惯,印度总理去年曾有过在全国大修厕所的号召。古城瓦拉纳西理应成为治脏的重点,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见到很多男人面壁方便。
    印度教徒实行火葬,认为死后将骨灰撒入恒河就可以直接升入天堂,免受轮回之苦。火葬,在客观上有利于环境保护,不占用宝贵的土地。我们还参观瓦拉纳西恒河之滨的大型火葬场,看到焚烧尸体的火堆上冒着缕缕青烟。但是,印度人直接却把骨灰,甚至没有烧干净的碎尸块倒入恒河,加上没有处理好的生活污水,恒河严重污染,据环保专家们评估,恒河是世界上水质第二差的大河。
    印度教徒们认为众生平等,敬畏自然。全印居民40%素食,不滥杀动物。印度猕猴在楼顶上电线杆上自由玩耍,狗就在在街心昏睡,它们对人类毫无戒心。牛在印度教中是神圣的,受到格外的尊重和保护。有的邦甚至立法对宰牛等处以重刑,所以到处都有牛在街头漫步,目中无人。瓦拉纳西的清晨,牛粪遍地,大街成了肮脏的牛圈,路人都要时刻小心,别踩上牛粪地雷。听说新德里已将神牛请出市区,干净多了。说明只要政府有决心,百姓懂得了道理,陋习可以革除。
    瓦拉纳西真确太古老了,它被古老文明压弯了腰,步履蹒跚。若要焕发青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爸爸的印度随笔(三)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圣城”
图2—恒河边上的乞丐

爸爸的印度随笔(三)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圣城”
图3—瓦拉纳西的夜晚街道的混乱交通;

爸爸的印度随笔(三)传统与现代碰撞中的”圣城”
图4—恒河的沐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