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南伊沟,过了边境检查站,一个小广场上,高高的木柱撑起了五色经幡,如巨大的五色伞,矗立蓝天白云之下

2.南伊河,从南到北,奔流到雅鲁藏布江

3.水流湍急,浪花的喧嚣声甚至盖过了汽车的轰鸣

4.流速大约有每秒4-5米

5.河两岸是耸立的雪山,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了山麓

6.景色优美,但不宽的水泥公路上,身边不时飞驰过军用吉普车,载着表情严肃的士兵,让我们感受到了紧张和不安

7.南伊沟,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地图上,它远离边境数百公里,但是导游告诉我们,那道雪山的那一边,就是印度军队的控制区了。

8.那就是麦克马洪线,距离这里不过2-3公里而已。

9.如今这里异常清幽,一片祥和。南伊沟的原住民是珞巴人,我们去拜访珞巴族人的家庭

10.珞巴族在中国有60万,但是,其中在中国控制区内的只有2300人,其余都在印度控制区

11.我们的导游小姑娘就是珞巴族姑娘,穿着民族盛装。她说如今,中国控制区的珞巴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比印度控制区,要好很多,文化已经相当进步,她以身为中国人而骄傲
12. 在40年前,珞巴族部落以狩猎为生
13.如今靠民俗旅游和政府补贴过上了小康生活。敲一下祈愿鼓,给我们带来好运气,给珞巴族同胞带来人民币,皆大欢喜。珍珠鸟还买了他们的烤鱼吃,很香。

14.我们沿着一条木板路,走进原始森林

15.南伊沟的原始森林里,古树参天,枝叶茂盛,地上横七竖八,到处是长满青苔的朽木,湿润、幽暗、凉爽、富氧,让人不相信这是西藏了.......

16.再往前走,突然豁然开朗,雪山下的高原草地,如同瑞士的美

17.南伊沟就是这样的美,但导游说山的那边,就是喜马拉雅上的南麓,其实那里的每条山沟和南伊沟一样的美,一样的富饶

18.但那些,对于中国人而言,似乎永远可望不可及了。1962年,我们的战士曾经跨上了那边土地。

19.当年,面对印度的蚕食和挑衅,我们中国的战士,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出其不意翻越了那道认为不可翻越的雪山,突然出现在印度军队的背后,形成合围,让印度军队彻底溃败。当年我们战士的勇敢和牺牲,换来了50多年的边境和平。

20.战后,中国军队又主动退回到麦克马洪线,但这些并没有换来印度人的感激,而是引来新的仇恨和蚕食。战争的阴影依然笼罩着。

21.如今,我们的战士就在那条雪山的山脊线,守卫着一条我们并不承认麦克马洪线,那里依然条件艰苦,但战士们坚守着职责

22.风云过处,人们都在评说那场战争的得失,有骄傲,有疑虑,有惋惜。

23.珍珠鸟问我,为什么说某块土地说属于中国或印度,我一下子真说不清楚。国家之间的领土纷争,关系到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必然是毫不相让,但其中是非曲直,实在复杂。

24.经幡在风中抖动,哗哗作响,经幡之上,天蓝得像是大洋的深海,白云在风中,行走着,变幻着,让我看着出神

25.看看身边年轻的快乐的珍珠鸟,想起那些同样年轻,甚至更年轻的中国士兵,他们曾经的英勇,曾经的牺牲,突然心中很感动

26.将心比心,哪个孩子不是父母的挚爱,那些牺牲了孩子的父母内心的感受是什么?那些牺牲的战士,曾经的梦想是什么?也有一个大学梦吗?

27.南伊沟,风更大了。风中的我,霎那间,觉得眼眶湿润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