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京城有这样一群人,叫票友

2.他们热爱京剧,不但看戏,更热衷于业余演戏

3.对京戏的共同爱好,让他们走上舞台

4.今天,我受同学之邀,去看一台票友的京剧折子戏演出,这个京戏团叫宝光京剧社。在京城上百个票房中,宝光京剧社很有名气。

5.我们到达时,演员们已经开始在舞台上练习台步了

6.我的同学社长王月梅负责全部组织工作,她说今天请到了名家朱宝光先生参演,所以她要特别精心,做好调度和指挥,就不上台亲自演出了

7.化妆室里,演员们正在化妆,勒头,穿衣。这是《遇皇后》和《打龙袍》中主演李后的张树霞

8.出演《遇皇后》的大花脸包公,李志正

9.穿上棉马甲,以显示包公的魁梧

10.黑头花脸,戴上胡子,包公的刚强不屈的形象就跃然而出

11.出演《三娘教子》的薛倚,她叫王爱荣

12.两条长辫,一袭青衣,化妆室里的一个动作造型,这位大姐摇身为一个少年书生

13.在《打龙袍》出演的皇上的小生应工,没有更多的化妆,显示着人物的一脸正气

14.在《遇皇后》出演丑角的地方,他叫江新耀。我们惊叹,京剧刻画人物的方法如此直接简单,鼻梁上的一块白粉就把幽默写在了脸上

15.老先生出演《打龙袍》中的太监,脸上的白色花纹,表现了老太监的老道世故和小心狡黠

16.正在化妆的朱宝光先生,这次出演《三娘教子》的薛保。朱宝光先生是原战友京剧团的副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这次受邀义务出演,是这次演出的一大亮点。

17.《三娘教子》的三娘,青衣正旦,她叫施荣云

18.朱宝光先生特别欣赏的弟子,她应当是戏团的台柱子之一,剧社副社长

19.京剧的化妆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大妈化身为俊俏秀美的小生,让大姐换装为大气磅礴的老生,让梅兰芳那样的男人成为著名大青衣

20.演员用手机自拍,取代镜子,可以看看自己的妆容是否满意

21.几位在《遇皇后》中出演四品持刀护卫的演员,在化妆室中站成一排成为一道风景

22.票友就是这样一群人,来自各行各业, 文化背景各异,年龄相差也挺大

23.组成了这样一个纯民间的票友剧社,自娱自乐

24.有的还在上班,有的已经退休,可每周两次,都来参加演练,风雨无阻

25.几乎没有外来经费支持,基本自筹,每人每月交50元。好在他们得到街道的大力支持,训练场地是免费的

26.排练条件也许非常有限,但是他们如此认真,如此快乐

27.排练了半年之久的曲目,今天在北京小学礼堂举行,会场是有点简陋,但大小与正式舞台无异,为众多票友所向往
28.观众不少,多是中老年人,也有年轻人

29.主持人盛晓焕宣布今天的演出曲目是《遇皇后》,《打龙袍》和《三娘教子》。辛亏,我预先查看了百度,也告诉了秋雪,让我们大致知道了剧情,又借助两侧幻灯字幕,可以大致听懂,能够欣赏这国粹之美。

30.《遇皇后》,李后一出场,就激起一片掌声

31.皇帝与生母李后相聚在皇宫

32.唱到动情处,我们身边的观众们都禁不住一起哼唱,陶醉中,他们是真戏迷

33.几件简单的二胡等弦器,或激越,或悠扬

34.剧社乐队京胡赵洪毅

35.勾勒出了剧情的起伏跌宕,

36.在《遇皇后》和《打龙袍》之间,安排了两段清唱,何慧琴演唱《起解》选段。

37.社长王月梅也亲自上场,她唱的是老生。我们同学过好几年,那时真没有想到她有如此才华,我们很为她骄傲。

38.三娘教子中的三娘

39.朱宝光先生饰演的薛保,几乎每段唱腔,都令台下一片喝彩

40.演出圆满结束,观众喝彩,献花

41.我们上前,向我的同学王月梅老师祝贺。我想,就是他们这些票友,用全身心的爱,让我们的国粹京剧依然充满生机。
后记:关于宝光剧社的这次演出,还有摄友飘扬行摄的更精彩记录,其博文照片对过程拍摄得更详细,介绍的梨园知识更丰富,请大家访问http://blog.sina.com.cn/s/blog_8a079ae70102v6mc.html,我在随后的博文中,也计划按剧目分文介绍这次演出的三个剧目《遇皇后》,《打龙袍》和《三娘教子》。
(我的新浪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iamgoing
电脑观看,图片更大兼有配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