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青砂器蔚县蔚州 |
分类: 大江南北 |
1.这个周末,我和秋雪开车带着老爸和珍珠鸟去蔚县旅游,老爸和珍珠鸟都不喜欢假古董假民俗,我们于是决定去白河东村的青砂器作坊看看,这个是原生态

2.蔚州是个奇妙的地方,竟有许多明清时代的古老东西保留下来,青砂器算是其中一种,可谓活化石级的古老技艺了
3.我们凭着GPS,驱车冒冒失失地闯到这个破破烂烂的陶艺作坊时,才知道真的不虚此行
5.阳光从玻璃窗斜射进来,穿过弥漫在作坊室内的轻烟,投射在满地的圆形陶器上,一切简陋、杂乱、昏暗
6.这种古来的陶器,人类在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仿佛工艺没有改变。

7.所谓青砂器,就是一种比较粗陋的陶器,很类似于我们小时候见过的熬药砂锅,使用当地产的一种粘土和煤粉作为原料,这种青砂器硬脆而粗糙,无法媲美其他地方瓷器和陶器的精细,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只有当地人还喜欢使用这种青砂锅炖菜,认为更有味道。原来蔚县一带,到处是青砂器作坊,如今,只剩下了白河东村这一家作坊,勉强坚持着。
8.当这种粗陋陶器快要消亡的时候,反而激发了摄影爱好者的更大兴趣。我在网上看到,摄影师甚至组团来这里拍摄,作坊老板对摄影师收费每人50元。呵呵,我们这一行,算是散兵游勇,误打误撞而来,作坊老板看我的相机镜头没有那么粗那么长,就没把算我是那个应当缴费的摄影师。
9.在昏暗的作坊里,几位50岁上下的老师傅坐在地沟里,正在制胚。老爸和珍珠鸟饶有兴趣观察整个制作工艺。老师傅操作拨动轮子,再在轮上拔泥制坯,做好的坯需要马上放在火上烤烘干,这样才可以保证不变形
11.师傅们的劳作虽然辛苦,但也不乏欢乐,他们大声地用难懂的当地土语聊天

12.我加入他们的谈话。他们问我从哪里来,我说北京,他们说北京好啊。我说北京也好也不好,堵车雾霾高房价精神紧张容易得神经病,于是我们一起哈哈大笑

13.老爸问:你们这里没有年轻人学这门手艺啊?他们说谁愿意学,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到县城,到张家口市,到你们北京首都去挣大钱了!
14.这东西,年轻人嫌不干净不结实,越来越没人买了,卖不出价钱

15.我说我以后来学,你们收不收我这个徒弟呢?他们说别开玩笑了,一看你样子,不是老板就是经理,哪里可能学这个呀
16.青砂器泥胎被放到这些煤窝里烧制,据说烧制温度有1400°,我认为这说法是完全不可能的,这种土炉子的燃烧温度有1100°就了不起了

17.还没有完全干透的青砂器泥胎,在进煤窝烧制前,会放在这堵散热的墙体上进一步烘干
18.蔚县本地出产上好的无烟煤,师傅要用小锤把砸成小碎块,作为煤窝燃料

20.准备出炉了,这位师傅像是出征前的武士

21.他用一件破大衣半遮住身体,挡住高温,大喊一声,猛然用力挑起重达40斤的火热的炉盖
22.几位师傅一起涌上,把烧得通红的青砂锅挑出来,放在这个小坑里
23.小坑里放上一些燃烧的草木

24.然后再盖上炉盖,闷一段时间,据说这样才可以让青砂器的颜色呈现出漂亮的青蓝色,否则就是红色的。我知道这与烧砖的道理是一样的,需要在缺氧的环境下冷却
28.果然都是青蓝色,宛如月夜的颜色
29.这位师傅,将冷却了青砂锅,一个个检查一下,然后用草绳捆绑起来
30.我说:师傅,这些青砂器准备卖到哪里去啊?
31.宣化府,10元一个!
32.老爸、秋雪都是好人,认为我们参观半天,不买东西是说不过去的。于是他们到作坊的王老板的办公室,买了了几件我家其实这这辈子都用不上的青砂器,最后还多给人家30元,算是给师傅们的买烟钱。老爸对老板说,你们这门技艺要保护好,可以引进艺术人才,让青砂器变成艺术品,我觉得老爸说的很对,老爸其实很有经营头脑。
33.从蔚县旅游一回到家里,珍珠鸟忙着把青砂器插上花供奉起来了。她说,爸你看,虽然这东西很粗陋,但的确表面很有质感,也很有古朴美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