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忙,只是匆匆发文,去博友们家串门的很少。可昨天晚上,看了8号花的一篇博文,讲小顾因为同学起外号而烦恼的故事,颇为感概!其实,从我、秋雪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再到看着珍珠鸟的一步一步的成长,我们深知小孩的世界其实并不都是快乐,而是充满着孩子自己难以倾诉的烦恼和挑战,这些往往我们大人不易察觉。我们该如何帮助她或他,一直是我们思考的。我找出了珍珠鸟小学六年级的两篇作文和我当时写下的评语,回顾一下孩子的成长的经历,想来可笑,昔日的烦恼成为今天有趣的追忆了.。同时,作为摄影博客,不发照片似乎不行,也发两篇阳光下的芦苇的照片,这照片有一种温暖....

1.我们一家三口时常去看看我们的父母
2.爷爷奶奶的住处,有一个很漂亮的湖——静心湖
3.我们祖孙三代,凭栏观水,有着无限的温暖......
《我》
我,一个皮肤黑黑眼睛大大的女孩;我,一个活泼乐观可又时时沉默的女孩;我,一个自尊而倔强的女孩;我,一个六年级名叫珍珠鸟的女孩;
一年级的时候,我从不引人注目,可外号却人所尽知―――“墨水”。
这外号的来由有两个:第一,因为我的名字,与“墨”同音;第二,我的肤色黑。
外号就是这样――对于旁人,觉得真形象贴切和生动有趣呀;可如果被称呼外号的是你,可就不一样了,你会浑身不舒服,可又无可奈何,无法摆脱。
那时,我的好朋友们就这么称呼我,好像那是我的小名,我只好装作不介意,心想只有这样,才不会被认作小心眼,朋友才多吗!可我二年级时的一天,我在楼道里玩,一个全班最令人讨厌的男生走过我面前,也嬉皮笑脸地叫我:“墨水,墨水,黑黑的墨水!”我一下子火冒三丈,差点冲上去打他,但又克制了,转身跑去告诉老师,可老师才不会管我这么一点小小的破事呢。在愤怒之际,我向朋友们宣布我不喜欢被称呼外号,可就这样朋友们一个个离我而去了。
但我这样坚持了,因为我希望尊重别人,也渴望别人尊重,即使这意味着没有朋友。
三年级时,我被老师任命为语文课代表。对于这个不‘大’的官职,我特别认真负责,很较真儿。说实在的,最让我头疼的是,是我们班个别男生,那脸皮真比校园围墙还厚三分,总是不按时交作业。
一天,
一个男生又没有按时交作文,我问他:“你为什么不交作文?”
他的脸都不红,谎话张口就来,“哦,我忘带了!”
我暗想:“你忘了?我有那么笨吗?”,嘴上却说:“那你明天带来!”
他嘴角一撇,不屑地应付到:“好吧!”
第二天,他还是没有交。“作文!”,我对他大叫起来。
“哦,我又忘了!”他打起哈欠来。
第三天,第四天,他实在逃不过我的不懈追讨,只好答应我:“好吧,好吧,我服了,现在就写一篇吧,真烦呀!”我胜利地笑了,可就这样又得罪了不少人。但我还是这样坚持了,因为我正确,即使这让别人不理解或反感。
六年级了,我还是一个渴望友谊却又缺少朋友的女孩,是因为性格所至吧。但是我还是很喜欢我自己,因为我就是我――一个眼睛大大皮肤黑黑,有点孤独,喜爱沉思,自尊而倔强的女孩。
山人评述:
看惯了孩子的那些似乎充满阳光的作文,知道那里面总有许多女儿的言不由衷的文字。只有这篇作文,让我眼前一亮,心为之震动。我看到的是一个鲜活的充满个性的女儿形象,她心灵中的矛盾和痛苦,衬托出她的善良、认真、自尊和倔强,通过这些琐碎小事的描述,跃然纸上。我无法告诉孩子如何应付一切尴尬,只能告诉她每个孩子都必然都要经历这一切。孩子能够用她真实生动的笔触去告诉我们这一切,源于她的文字水平的提高,也缘于她的人格的成熟和自信,令我欣然。
《我的故事》
常常,我独自乘车回家。
一个人坐在公交车上,头转向车窗外,出神望着喧哗的街道。
这是一条熟悉但又陌生的街道。车流如水、人流如织,无数生疏的面孔从我面前无声快速滑过,这些面孔或专注、或茫然、或亲切、或冷淡、或兴奋、或疲惫、或骄傲、或卑微、或紧张、或懒散……。他们,在为何奔波?他们,会知道我是谁?
笑了,却又怕了。原来这就是我准备投入的世界。
“你是个大胆的孩子”――妈妈的话似乎响在耳边,哦,是的,当我还只是个婴儿时,这就成为了必然。
听妈妈说过,在我三个月大时,她曾经带我去过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做一个心理测试,别的项目即很平常又庸俗,但其中一个项目不太一样,是这样的:一个人穿着白大褂,脸上带着一个面容呆板、像死人一样的塑料面具,悄悄走进房间,靠近幼小的孩子,以一种冷漠的机械般的声音问:“我是谁?”
据测试的老师说,在这个项目,绝大部分的孩子不是吓呆了,就是吓哭了。而我却很兴奋,上前伸手一抓,差点把那个叔叔的面具抓下来。
后来,长大了的我,又迷上了鬼故事,也许是因为喜欢那种恐怖和刺激的感觉,也许是喜欢那种死里逃生的快感。每天晚上,关上灯,睡觉前,墙壁上总会晃动着窗外投射进来的奇奇怪怪的树影,微微颤动着,附和着风声吟息着,但我不怕。每到这时我就会缠着爸爸给我讲故事,一定要讲最最最恐怖的鬼故事,按那时讲的就是,“讲一个令我牙齿打战的鬼故事”。于是,爸爸就搜肠刮肚地给我编了“鬼大伯”和“鬼小妹”的故事,不知讲了多久,也不知讲了多少集,更不知是如何结束的。其实,爸爸故事中的鬼大伯一点也不可怕,却总有一点可怜,像农村来的要饭老人,而鬼小妹很可爱,像是外国来的漂亮小女孩。……
公交车猛然一颠,在红灯前刹车站住,让我的思绪回到现实。
绿灯又亮了,公交车继续跑着,因为这车只要出发,就必须走下去,总背负着不变的使命,总要奔向终点――无论风雨,无论冬夏,怕又能怎样呢?
我不会缺乏勇气。
车,又到站了。
山人评语:
我的女儿是个内心丰富敏感的孩子,也许有时过分沉溺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她如果可以像这样用文字细腻地表达宣泄出来,就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对文字功夫也是一次锤炼。我欣赏女儿这样的文字,情景交融中、意识流似的手法,描述出一个女孩对勇气的追求。努力!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因循守旧,要让自己观点独特、视角独特、手法独特,才可以让自己的文字独特,写出好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