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半两

(2010-05-30 09:11:22)
标签:

古币

收藏

秦半两

五铢

通宝

杂谈

分类: 北京风景

秦半两

1.老爸喜欢收集一些古币,所以我也一度爱好上了。我结婚后,和秋雪常常在后海、琉璃厂、海淀邮局(老邮局,已经拆了)等地方,去淘古币,那是20年前了,现在一些比较珍贵的古币那时都不贵,大都是3元5元的,较贵的也就是15元20元的,我所收藏的年代早的有楚国的蚁鼻钱、燕国的“一化”,齐国的“齐刀”,比较珍贵的则是一些小朝代的钱。我曾经计划把历朝的每个年号的钱都收集一枚,这样前前后后,我竟也收集了几百枚之多。今天晚上,我翻腾这些古钱时,珍珠鸟在网上查阅这些古钱的价值,她不断有惊喜——爸爸,重大发现!你这枚钱,值500元!这枚值2000元,哦,这枚才值15块......。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忙人,保证只买不卖,靠集币增值发财,是做不到的。我不过想,一套古钱币,就是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很有意思而已。我和珍珠鸟瞎掰历史掌故时,这些钱币是个很好的实证,证明我不是信口胡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废了六国形状不一的各种货币,铸“秦半两”,整顿金融市场。从此,天圆地方的孔方兄,成为中国钱币的基本标准。这枚钱,就是著名的“秦半两”,呵呵,那个横扫六合的强大的秦帝国,不小心,穿过2200年的时空,竟遗落了一枚钱币在我的书桌上....            

 

秦半两

2.崇宁通宝,北宋徽宗铸。这是被认为书法最漂亮铸造最精美的钱币之一。这字,是宋徽宗亲笔写的“瘦金体”。

 

秦半两

3.政和通宝,北宋徽宗铸。这是中国历史上很少铸造的铁质钱币。

 

秦半两

4.天命通宝,清朝太祖铸,全满文。那时候,清太祖努尔哈赤尚未入关,钱币也就完全使用满文。这是我和秋雪在后海从钱贩子手里花15元买了一大串钱,大概有百枚左右,一个个都是泥沙铜锈包裹着,回家清洗后,发现大都是普通的乾隆通报、雍正通宝、开元通宝之类,但没有想到中间真夹着这么一枚“满文天命通宝”!

 

秦半两

5.天命通宝,清朝太祖铸。清太祖,志在中原,开始将自己视为中华正统,铸钱也用汉文了。

秦半两

6.建炎通宝,南宋高宗铸。这就是南宋的那个偏安的小王朝。高宗就是那个重用秦桧、陷杀岳飞、偏安求和的皇帝。

秦半两

7.唐国通宝,南唐中主李璟交泰年铸。李璟是个才子皇帝,好读书,多才艺。那首“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动人心魄。

 

秦半两

8.大顺通宝,明末流寇张献忠铸。这个杀人为乐四处劫掠为生的魔王,居然也铸钱为号。

 

秦半两

9.兴朝通宝,张献忠义子孙可望入滇以后,于顺治六年(1649年)称东平王时的铸币。

秦半两

10.大定通宝。金,世宗铸。世宗,是金朝九个皇帝中最贤明的,卢沟桥就是他在位时筹划修建的。

秦半两

11.至正通宝,元,顺帝铸。这文字的奇诡,让我一直很疑惑。这种文字好像是八思巴文,蒙古文的前身。

秦半两

12.洪化通宝。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铸。三藩作乱,1678年吴三桂病死后,其部将拥戴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在贵阳袭号,改元“洪化”,并铸“洪化通宝”,也是为了筹集军费吧。

 

秦半两

13.日本的钱币。始铸于日本第108代后水尾天皇宽永三年(1626年),在中国也通用。那个年代,外国钱币在中国也通行无碍,铜币是典型的硬通货。

秦半两

14.民国通宝。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孙中山先生为了军事开支的需要,开始发行货币,民国通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这是我国最后铸造的一种方孔钱,成为我国通宝币制的最后余响。看来,每个统治者或革命者,搜刮民财,解决财政困难的最好方法就是铸钱。本朝何尝例外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