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未迟园后的九龙山,是慈利后河一处风景秀丽的名山,悟园先生曾作《九龙寺记》纪其胜。山巅的九龙寺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供奉观音菩萨。光绪十六年(1890)又进行了扩建,主殿供奉大、二、三神。大二、三神原是土家族和白族的祖先神,传说是帮助女娲补天的三个后生。他们力大无穷,为了不使天塌下来,老大右手托天,左手叉腰,涨得满脸通红,称他为红脸大人;老二双手顶天,不能走动,只好让烟熏火烤,后来成了黑脸大人;老三用头顶天,脚踩白石,成了白脸大人。把天补好后,变成了三棵樟树。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砍倒樟树,做了三尊神像,分别在他们的脸部涂上红、黑、白三种颜色,从此人们就叫他们为大、二、三神。是否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九龙山地区在清末还至少杂居着汉和土家两个民族,土家族参加了九龙寺的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