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 |
分类: 书评《三国演义》 |
张松给刘备的信——卖主求荣事不密,全家遭斩血染衣
《三国演义》中张松献地图一段,是妇孺皆知的精彩片段;而张松因为一封信泄露秘密,全家遭杀,却有很多人不甚熟悉。在第62回《取涪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魏争功》中,越来越多的西川明白人告诉刘璋,刘备来西川的真实目的是夺取西川。刘备也逐渐显露出对刘璋的不满,就编造借口要从抗击张鲁的前线——葭萌关回荆州。庞统让刘备不和刘璋见面,而是给刘璋写封信告辞——其实就是告诉刘璋自己撂挑子不干了。这封信到成都后,张松听说刘备要回荆州,却不知道这是庞统的计策,就赶紧给刘备修书一封:“松昨进言于皇叔,并无虚谬,何乃迟迟不发?逆取顺守,古人所贵。今大事已在掌握之中,何故欲弃此而回荆州乎?使松闻之,如有所失。书呈到日,疾速进兵。松当为内应,万勿自误!”
张松的意思是催促刘备抓紧夺取成都,自己好做内应。没想到这封信被张松的哥哥广汉太守张肃捡到了,并且把信送交刘璋。刘璋大怒,就下令捉张松全家,尽斩于市。后人还有诗感叹张松的事:“一览无遗世所稀,谁知书信泄天机。未观玄德兴王业,先向成都血染衣。”
那么,刘璋的益州别驾张松是怎么和刘备勾结在一起的呢?这个张松,字永年,是益州刺史的佐官。但这人长得实在是《三国演义》中最奇葩的一个,“额钁头尖,鼻僵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就是说这人的额头像䦆头,脑袋尖尖,鼻子僵直,牙齿外露,个头极矮,说话却极大声。所谓相由心生,这个人长得极难看,心术也极不正。本来是益州别驾,在刘璋受到张鲁攻击威胁的时候,不思尽忠职守,想法抗敌,却借刘璋派他联合曹操的机会,带了西川地图要把西川出卖给曹操。
张松到了许都之后,等了三天才见到曹操。并且相府左右近侍,先要贿赂,才给引入。曹操又因为刚刚击败马超,傲睨得志,自大的了不得;又见张松人物猥琐,语言冲撞,就拂袖而起,转入后堂,不予理睬了。有人劝张松要只“使节之礼”,张松狂妄的说“川中无谄佞之人”。相府主簿杨修和张松一番辩论,被张松说得“满面羞惭”;杨修拿出曹操新著的兵书,被张松看了一遍就背下来,被张松讥笑为盗窃战国时无名氏之作。
在杨修一再请求下,曹操答应再见张松,让他看看曹操军容之盛,以恐吓他不要太狂妄。没想到张松不仅全无惧色,反而胆大包天,针锋相对的大揭曹操短处,气得曹操大怒,要杀掉张松。幸亏杨修、荀彧等人劝谏,曹操才下令免其死,令乱棒打出——张松第一次想出卖西川以失败告终。
但张松这个死催的卖guo贼并未收手,而是想着要把西川再卖给刘备,于是乘马引仆从望荆州界上而来。张松在许都的经历早就被刘备监视,他刚到郢州界口,就有赵云带着五百人的队伍隆重迎接,“军士跪奉酒食,(赵)云敬进之”。到了荆州界首,天色已晚,但是关羽在馆驿门外率百余人侍立,”击鼓相接”,关羽、赵云排上酒筵,殷勤相劝。第二天,刘备又亲自带着诸葛亮、庞统来接。看见张松,刘备远远的先下马等候,并辔入城到府堂后,各各叙礼,分宾主依次而坐,再设宴款待。尽管张松一再拿话暗示刘备,但刘备并不提西川之事,只是一连留张松饮宴三日。直到送别之时,张松自己主动说出,并非自己“卖主求荣”,而是蜀中“人心离散,思得明主”,希望刘备能取西川,张松愿施犬马之劳,以为内应。刘备说取西川有困难,张松不仅献出西川地图,还恬不知耻的拉上自己两位好友法正、孟达,一起为刘备取西川出力。其实这三人早就心意相通,张松回到西川后,马上就联系二人,共同商定计策,出卖西川。
虽然有黄权和王累的劝谏,但是刘璋还是听了张松的计策,派法正为使,先和刘备联系;再拍孟达领精兵五千,迎接刘备入川帮助抗击张鲁。一切商定之后,刘备令黄忠为前部,魏延为后军,自己和刘封、关平在中军,庞统为军师,马步兵五万,起程西行。对于刘璋这种迎虎于门的做法,虽有黄权、李恢、王累诚心甚至以死相劝,刘璋却全然不顾;还率领三万人马往涪城来接刘备。这个卖国求荣的家伙劝刘备在涪城相会刘璋的时候,“便可图之,机会切不可失。”虽然事实是这样子,但刘备碍于同宗的名声,竟然没好意思下手,但张松那副急不可耐的丑恶嘴脸却再次暴露无遗,真是不知道人伦中尚有羞耻一词。
涪城相会,刘备没出手,竟让刘璋这个糊涂蛋天真的以为刘备是自己的真外援,救急救难的活菩萨,以为张松是为西川立下大功的好人,着急忙慌的派人将自己所穿绿袍,并黄金五百两,往成都赐与张松——真不知张松这个厚颜无耻的家伙怎么好意思接受这些赏赐。刘璋部下将佐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等一班文武官却看出些眉目,纷纷对刘璋说:“刘备柔中有刚,其心未可测,还宜防之。”但刘璋铁了心的认定刘备没有吞并西川的想法,他们众人都是多虑,众人只好嗟叹而退。
这次害刘璋不成,张松又再次传密信给法正,让法正告诉庞统,劝刘备设宴杀害刘璋,“然后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如果刘备真采取了这个计策,上天对刘璋也真的就太无情了。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让刘璋一次次逃过张松的陷害,并且终于发现张松的叛国行为,并把这个奸贼绳之以法,满门灭绝,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