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忙活侠
忙活侠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694积分
  • 博客访问:9,482
  • 关注人气:136
  • 获赠金笔:17
  • 赠出金笔:22
  • 荣誉徽章:元老博主兑换图片博主服务私密博文现有金笔10支
正文 字体大小:

江东才俊——舍死报仇的许贡三家客

(2019-06-28 08:56:28)
标签:

读书

教学手记

热爱生活

生活感悟

分类: 书评《三国演义》

江东才俊——舍死报仇的许贡三家客

江东子弟多才俊,三国时候江东地区英雄辈出,用苏轼的话说叫“一时多少豪杰”,他们有的转战沙场,有的运筹帷幄,建立了无尚的功业,流芳百世;也有的舍身报仇,杀身成仁,青史留名。许贡的三家客,忠于旧主,为了替许贡报仇,不顾困难重重,不惜粉身碎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续写着“会稽是报仇雪耻之国”的历史。

吴越一带,历史上就有以必死之心、誓死报仇的英雄。春秋末期,吴国的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要杀死吴王僚而自立,就让伍子胥把专诸找来。公子光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专诸当场刺杀了吴王僚,但也被其侍卫所杀,史称为“刺王僚”、“专诸刺王僚”。此后公子光自立为吴王,也就是后来战国七雄的吴王阖闾。阖闾拜专诸之子为卿,葬专诸于苏州阊门内,命名为“专诸巷”以纪念。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又给我们写了一个为主报仇的故事,表现了江东人忠心耿耿的义气,虽然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但我觉得也可以把他们归到江东才俊的名下,毕竟他们表现了江东人身上忠诚勇敢、有仇必报、不惜一死的精神,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树碑立传,让他们英名流传。

孙策占领江东地区以后,兵精粮足。后来又袭取了庐江,给豫章太守华歆写信,华歆被迫投降。孙策自此声势大振,就排遣张纮往许昌上表献捷——其实就是向曹操宣示武力。曹操知孙策强盛,很难控制,忍不住赞叹说:“狮儿难与争锋也!”但因为一时腾不出手来处理孙策,就把曹仁的女儿许配给孙策幼弟孙匡,两家结婚,以暂时稳住孙策;曹操又扣留张紘在许昌。但孙策要求曹操封自己为大司马——这个官在东汉末年可是个相当大的官,位列三公了,能当这个官的差不多都得在朝廷上熬个几十年,功劳和年纪都一大把了才行,并且地位不在丞相之下,孙策不过是形式上统一了江东而已,人心尚未归附,且年龄只有二十六七,曹操怎么也不可能答应。于是孙策又怨恨曹操,常有袭击许都之想法。

当时的吴郡太守许贡,可能是对迅速膨胀的孙策心有不满,就暗暗的派人上许都,给曹操送信,替曹操出主意,说:“孙策骁勇,与项籍相似。朝廷宜外示荣宠,召在京师;不可使居外镇,以为后患。”但是使者不小心,在渡江的时候,被防江将士逮住了,交给孙策。孙策看了许贡的信,非常生气,就把使者杀了,再派人假装请许贡议事。许贡来了之后,孙策把信扔给许贡,斥责道:“你想把我送到死地吗!”然后命令武士绞杀了许贡。许贡的家属都四散而逃,其中有三个家客,要为许贡报仇,只是很难找到机会……但是,他们一直在找,他们自从有了报仇的想法,就一直在努力。他们知道报这个仇有多难,因为他们清楚得知道孙策有多厉害:这个叫小霸王的仇人,可能一点也不比真霸王项羽差,他在战场上曾经杀死多少名将,大战太史慈,甚至挟死刘繇手下大将于糜,一声大吼吓死樊能,大战严白虎,一统江东六郡;而自己虽是三人,但势孤力单,除了一腔热血,一片赤诚,真的是别无长物了。

但机会就是给有心人的,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孙策带领军队在丹徒的西山打猎,赶起一大鹿,孙策就纵马上山追赶。追到树林里,看见有三个人拿着枪带着弓站着。孙策停下马问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就说是韩当将军手下的士兵——其实这三个人就是要为许贡报仇的三个家客。孙策刚要骑着马去继续追赶那只大鹿,一个家客举着枪就往孙策左腿上猛刺。孙策大吃一惊,急忙拔出宝剑从马上向这个家客砍去,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剑刃忽然掉了,只剩下剑把手在手里攥着。另一个家客早就趁机拈弓搭箭射来,一箭正好射中孙策面颊。孙策就拔下面颊上的箭,拿下弓来回射放箭的人,一箭就把他射死了。但是另外这两个人举着枪向孙策乱搠,一边还大声喊着:“我等是许贡家客,特来为主人报仇!”孙策没有别的武器,只能用弓来防御他们,一边防御一边撤退。但是这两个人死命地往前冲,就是不后退。最终孙策被捅了好多枪,马也受伤了。幸亏程普领着很多人来了,才把这两个家客砍为肉泥。三位家客就这样全部牺牲了,虽然他们并没有直接杀死孙策,但也重伤了他,他们已经尽力了,他们已经可以问心无愧了,他们誓死为主复仇的行动以三个人的死画上了不太圆满的句号。

但是孙策面颊上的箭伤,却极难治愈。因为“箭头有药,毒已入骨。须静养百日,方可无虞。若怒气冲激,其疮难治。”箭伤加上孙策的急脾气,不听张昭不可“自轻万金之躯”的劝谏,大怒郭嘉对他的藐视,大怒群臣对装神弄鬼的于吉的顶礼膜拜,最后终于一命呜呼: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最直接的贡献,还应该记在三家客的头上。

后人有诗对许贡三家客赞叹,说“孙郎智勇冠江湄,射猎山中受困危。许客三人能死义,杀身豫让未为奇”,把三家客的行动和豫让相比,赞扬他们为主而死的高尚品质。其实更多的原因,还是出于古人的忠君思想,虽然他们的姓名不能流传,但是也要表彰他们,来让后世那些为人臣却忘记君主的人羞愧。

阅读(841)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幻灯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