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东才俊——华丽转身的甘宁(2)

(2019-06-05 14:56:03)
标签:

读书

教学手记

热爱生活

生活感悟

分类: 书评《三国演义》
江东才俊——华丽转身的甘宁(2)

 

江东才俊——华丽转身的甘宁(2)
为了表现甘宁的勇敢,接着叙述在征讨黄祖的战斗中,甘宁身先士卒,躬冒矢石,冲锋陷阵的故事。“选小船百余只,每船用精兵五十人:二十人撑船,三十人各披衣甲,手执铜刀,不避矢石,直至艨艟傍边,砍断大索,艨艟遂横。甘宁飞上艨艟,将邓龙砍死……东吴诸将一齐上岸,势不可当,祖军大败”,大都督苏飞被生擒——战争的胜利几乎就是由于甘宁的勇敢无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接着写了甘宁背射黄祖,枭其首级献功,被孙权提升为都尉。孙权要杀苏飞的时候,甘宁“乃入见权,顿首哭告曰:‘某向日若不得苏飞,则骨填沟壑矣,安能效命将军麾下哉?今飞罪当诛,某念其昔日之恩情,愿纳还官爵,以赎飞罪。’”这一部分浓墨重彩的叙述了甘宁恩怨分明、光明磊落、有仇有恩必报的大丈夫性格:黄祖,有功不赏,视之以贼,所以杀他;苏飞有恩于甘宁,且处处为他的前程着想,所以甘宁宁愿“纳还官爵,以赎飞罪”。
甘宁的容人之量,在接下来的庆功宴上得到充分展示。“正饮酒间”,凌统“大哭而起,拔剑在手,直取甘宁。宁忙举坐椅以迎之”。因为甘宁在江夏时,射死凌统父亲凌操,尽管孙权与众官再三劝之,凌统只是怒目而视甘宁。“权即日命甘宁领兵五千、战船一百只,往夏口镇守,以避凌统。宁拜谢,领兵自往夏口去了”。甘宁在这里的表现非常理性、理智,真的不像一个江湖出身的好汉,没有无所顾忌的甩开膀子就干,反而更像一个世家出身的绅士——如果要打,恐怕凌统不一定是对手,或者说一定不是甘宁的对手,但是甘宁不仅没有还手,还按照孙权的“安排”,“拜谢”孙权,主动领兵镇守夏口,以避凌统——大丈夫能着眼全局大局,知进知退,这才真的是大将风度,大丈夫所为——相比于凌统的只知道为父报仇,只着眼于个人恩怨,甘宁的做法无疑更容易得到孙权的首肯,甘宁的形象在读者的眼里自然也就更加高大完美了。
接下来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甘宁又作为东吴水军的先锋官,冲锋陷阵,大败曹军。当时周瑜是大都督,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要知道韩当可是跟随孙坚创业的老将,蒋钦曾经是周泰的大哥,这两个人甘心来作后来的甘宁的左右翼,自然是因为甘宁有出众之处。
果然,两军一交接,甘宁一箭射中蔡瑁弟蔡壎,然后“驱船大进……曹军不能抵当”。甘宁这个先锋可以说是旗开得胜,马到成功。这是孙曹赤壁鏖兵第一战,是树信心的一战,是鼓士气的一战,更是击碎投降派投降理论的一战,击碎曹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一战,甘宁作为吴军先锋,圆满而出色的完成了这个任务,对于整个赤壁之战的完全胜利,应该是首功一件,功不可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