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东才俊——华丽转身的甘宁

(2019-06-05 07:45:42)
标签:

读书

教学手记

热爱生活

生活感悟

分类: 书评《三国演义》


江东才俊——华丽转身的甘宁


江东子弟多才俊,三国时候江东地区英雄辈出,用苏轼的话说叫“一时多少豪杰”。在这些豪杰中,有一位长江上抢劫出身的英雄,屡立战功,陈寿在史书中将他列为“江表之虎臣”。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青史留名,传之后世,他就是大将甘宁。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是甘宁的出场秀。那时孙权,“据住江东,承父兄基业,广纳贤士,开宾馆于吴会,命顾雍、张纮延接四方宾客……文武诸人,共相辅佐,由此江东称得人之盛”。孙权为了报杀父之仇,于建安八年十一月,“引兵伐黄祖,战于大江之中。祖军败绩。权部将凌操,轻舟当先,杀入夏口,被黄祖部将甘宁一箭射死。凌操子凌统,时年方十五岁,奋力往夺父尸而归。权见风色不利,收军还东吴”。当时甘宁还是黄祖的部下,本来黄祖大败,但是甘宁一箭射死孙权大将凌操,就迫使孙权“收军还东吴”,这一箭之功让我们领教的是甘宁高超的神射技艺。


但是第二年春天,孙权再要去第二次攻打黄祖的时候,吕蒙突然来请示孙权,说甘宁要来投降。小说借吕蒙之口交代了甘宁的身世和来投降的原因:甘宁曾经“招合亡命,纵横于江湖之中;腰悬铜铃,人听铃声,尽皆避之。又尝以西川锦作帆幔,时人皆称为锦帆贼”,也就是说甘宁出身并不太好,有前科;但是甘宁又颇通经史,“后悔前非,改行从善”,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见表不能成事,即欲来投东吴”,有知人之明,能良臣择主而事;“却被黄祖留住在夏口……祖得甘宁之力,救回夏口;乃待宁甚薄”——黄祖过于看重甘宁的出身而无视甘宁的能力;黄祖不能用甘宁也就罢了,还招惹甘宁怀恨:“都督苏飞屡荐宁于祖。祖曰:宁乃劫江之贼,岂可重用!”幸亏有苏飞帮忙,甘宁才得以“引众渡江,来见主公(孙权)”。虽然好事多磨,但最终甘宁还是找到了适合自己表演的舞台。


孙权见到甘宁,第一表现是大喜,接着去除甘宁的疑虑——不会记恨射杀凌操之仇,第三,虚心请教“破黄祖之策”。没想到甘宁教给孙权的却是一个更大更远也更美的前程:先夺荆州,后图巴蜀,不能把机会留给曹操;黄祖有三大缺点,“若往攻之,其势必破”。这可真是大大出乎孙权的意料之中的事:谁也不可能想到一个江贼出身的“强盗”,居然有这样的远见卓识——不只预料到曹操必将篡汉,而且预料到曹操必取荆州;建议孙权必须先曹操一步,夺荆州,联合马超攻巴蜀,和曹操二分天下。至于黄祖,有三大致命缺陷,简直就是不堪一击。所以就是孙权这样杰出的政治家也不得不由衷地赞叹甘宁:“此金玉之论也!”孙权任人唯贤,用人不疑,直接任命甘宁为副将,征伐黄祖。


再回过头来看开头的孙权大喜,那时还只是得大将而喜;到这时,则是因为得有政治远见、战略眼光的杰出人才而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