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学手记 |
分类: 教学手记 |
上周四下午我在三班上连堂,领着学生复习《土地的誓言》,想给同学们讲清楚这个题目的好处,总结了三句话:这是作者对故乡的土地发出的誓言,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土地的热爱,表达了作者誓死回到故乡、保卫故乡的决心。
讲完了之后,我觉得有必要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就先叫了一个成绩中等但又有点调皮的刘富凯来说一下,结果刘富凯很容易的说出来了;然后又叫了一个女生李琪蕾来讲了一遍,答案也差不多。我觉得差不多了,但还是觉得有点不是很放心,就又叫了汪其鑫来说说。结果这家伙起来之后吞吞吐吐居然说不出个二和三来。我又给他讲了一遍,叫他再说说试试,结果还是没说全面;我又教了一遍,再说,还是说不完整。我无语了,只好冲他笑笑:“让刘富凯把答案写下来,你好好的背过行不?”汪其鑫憨憨的一笑,点点头算是答应了。这时候下课铃声响了,我说,“好,你可要好好记好了,下节课我要继续检查你。”
第二节课一上课,我直接就奔汪其鑫而去。
“你记住答案了吗?”
“差不多了。”
“那你说说。”
“这是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表现了对故乡土地的热爱和保卫故乡的决心。”他吞吞吐吐的说。
我挠挠头,咧咧嘴,揪着自己的耳朵,“这三句话这真么难记吗?你记准了是作者对他故乡的土地,是誓死回到故乡。”我把“作者”和“故乡”两个词说的特别重。问问他记住了没有,他说记住了,再让他说一遍,又是撇二落三,非常不完整。
我把汪其鑫前面的仇法斌叫起来重复一遍,很完整很标准。
再让汪其鑫说一遍,结果还是说不好。我实在没办法了,只好让鹿梦琪(另一位语文比较好的女生)再写一遍答案,教给汪其鑫课下背好。
这节课的经历再次让我深刻体会到那个道理:很多老师看似简单的问题,可能对某个学生来说就有无法克服的困难。想一想网上热传的那段“三五”的小视频,绝不是虚构呀。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差异才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