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翰明
(2013-12-13 21:17:28)
标签:
教学手记 |
分类: 教学手记 |
今天中午四班的刘玉琪到办公室来找董老师,我说:“你给我去叫二班语文课代表来去,我要布置周末作业。”一会儿吕庆喆就来了,后面还跟着一个陶翰明。这很让我感到有点意外——这个陶翰明,第一次月考语文只得了52分,别看长得五大三粗的,其实他很秀秘,课堂上很少说话,教了他将近两个月,也没问过我问题。他给我留下的最早的印象就是这样,还有就是刚上九年级的时候他代表学校篮球队参加过市里的比赛。
第二次月考以后,我们也开始写第二篇作文。他是自己单独来交的作文,憨厚的笑笑,“老师,能不能给我指点一下。”忘了当时在忙什么,好像是有点挺急的事,“以后有时间再说吧。”就把他打发走了。
我以为他不会再来了,没想到过了一天,中午吃过午饭,他又来了。但是我正忙于级部宣传栏的事——韩主任说校长已经催了好几次了:本来我们也已经弄了个差不多了,但是弄完了一看不是很满意,就全部弄掉重新翻工了——现在学校所有的工作都得自觉地高标准严要求。尽管我很希望同学们能来问老师问题,更非常不愿意找任何理由来拒绝他们,可是这一次我还是没有办法,只能是满怀歉意,说声没时间又把他打发走了。——现在这些孩子们,为了学习的事,还有几个能像张良圮上进履一样不厌其烦呢?好不容易碰上一个,我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把人家打发走了?易地而处,换成我的话,也许早就烦了——啥了不起的,不就是一篇破作文吗?不就是耽误你几分钟吗?你不就是该干好这个活的吗?——不知道他能不能原谅和理解我的无奈。
昨天上课,我在班里说了说四班王希笑来问问题和指导作文的事,并顺便言在此而意在彼地批评了二班的两位课代表,不知道问问题,不能给二班的孩子们带起头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风。完了是让全班同学结合着《挨训》或者是《自责》这个题目,好好的深刻的反省自己,把真实的事件叙述出来,把真实的感受抒发出来,争取出色的完成这次作文。
今天,陶翰明又跟着课代表来了,我赶紧找出他的作文本来,仔仔细细的看他的作文,仔仔细细的和他研究选材和布局、开头和结尾,肯定了成绩,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他啧啧的点头,我几天来的歉意也渐渐淡去。——这样一个诚实好学的孩子,不管他原先的基础咋样,我都觉得教不好他是我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