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手

(2013-10-25 10:55:18)
标签:

教学手记

分类: 教学手记

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扔书》的文章,所以这次再写,只好叫做《失手》。当然并不是真的失手,而是为了给同学们创造一个场面描写训练的素材,故意失手把书扔到地下的。如是者三次,直到所有在认真听课和专心走神的同学都把眼睛盯着我看,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我身上来。这件事已经过去两三天了,但是同学们还是大都没有完成好我安排的任务,只好以一个认真听课学生的身份,把当时的情形再记述一下,也算是给他们做个示范吧。——以上算是题记。

周二上午第二节语文课,我们学的是契诃夫的《变色龙》。还有三四分钟才上课,语文老师却早就来到了教室,也没喊起立敬礼,他就开说了,说契诃夫是世界级的文学大师,我们课本中选入的这样的大师的作品太少了,所以要我们别放过这篇课文,要认真仔细的学习好这篇课文:不但要了解课文内容,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以及通过这三个要素反映的社会生活,更要好好的跟作家学习写作方法,学写人物的方法,学写场面描写的方法。上课后,他先让我们自己读课文,要大声读——谁读的声音小,就让谁站着或者抄课文,他总是有一些蹊跷百怪的办法让我们给他认真学。

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他一圈一圈的围着教室转,一边了解我们的阅读进度,谁要是读得快了,他就说你不认真;要是读得慢了,他又说你走神;一边检查我们读得是不是认真用力:他时不时很夸张的故意歪歪头,侧着耳朵听听哪个同学那里读书的声音低了,走过去拿两个手指头敲敲那个同学的后脑壳,警告他要小心被罚站或抄课文——他经常会用这样一些像对付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的手段来对付我们。

大部分同学都读完了,他就开始给我们讲课文。语文老师讲课文的时候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对我们认真学习的同学来说,他总能把一些很平常的句子给我们讲出新意来,而这些正是我们最需要的;对那些不太喜欢学习的同学来说,他讲开了课文总是很专注,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女生照照镜子捋捋头发,男生看着窗外走会儿神,即便趴在桌子上稍微眯一会儿也不要紧——只要不弄出声音影响他讲课就行。他教了这么多年的书,尽管有时候他毛病挺多(要求挺严格),但是从没有学生和他发生过正面的冲突,用他自己的话说,这叫分层次教学。他站在讲桌前面,用地道的章丘话读着课文,读一句讲一句,从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到“小包”,从“市场的广场”到“连一个乞丐也没有”,果然有很多我们没读出来的东西,我们都在心里默默的赞叹着这个小老头独特的见识和敏锐的眼光。

讲到课文三四段的时候,课堂进入了高潮:“传来了狗的尖叫声”,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向那边一瞧”自然引出对小狗动作、神情和赫留金的描写,而赫留金“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他又让我们猜测赫留金的肥胖程度,“木柴场四周很快就聚了一堆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对比着朱自清《春》里“小草偷偷的钻出来”,对一个“钻”字的分析又是那么到位和传神。读到“好像出乱子了,长官!”他问我们,前面明明写的是奥楚蔑洛夫“向那边一瞧”,为什么这里发现出乱子的却是巡警?他为什么不回答巡警的问话?接着下文的“奥楚蔑洛夫微微向左一转,往人群那里走去。”才能写出这个家伙狐假虎威装腔作势的神气。

接下来的场面描写分析更是精彩,我们听得也更认真专注。我一边听着他读,一边在书上写写画画,头也不抬。突然,他停住不讲了,我正好把没记下来的笔记抓紧补上,我的同位也埋着头奋笔疾书呢——就听“噗嘭”一声,不知道什么东西掉地上了。过了两三秒钟吧,又是“噗嘭”一声,谁这么大胆子?敢在老刘的课上弄出这么大响声,并且还是一而再的?我推推自己的眼镜,抬起头来,见语文老师正弯着腰捡东西。原来是他自己的书掉在地上了。语文老师怎么了?为什么他的书接连掉在地上?要知道他可是个爱书的人,他不舍得在自己的书上写写画画,就是盛怒之下都不舍得把书扔向那些调皮的学生呀!全班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在盯着语文老师看,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纳罕的神情。只见语文老师直起身子,微笑着眨巴眨巴眼睛,双手把书平举过胸,然后左右一分,书又“噗嘭”一声掉到了地上。

“契诃夫想象了一个警官处理狗咬人事件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大家都犹如身临其境。刚才我也给大家制造了一个在课堂上扔书的场面,大家都亲自体验和观察了,我注意到刚才所有的同学都在很认真的看着我,就请大家在课下把刚才这个场面描写一下,算是今天的作业。”

哦,我恍然大悟了——这就是语文老师说的读书要深入浅出,学以致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出名
后一篇:证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