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感悟教学随笔 |
分类: 生活感悟 |
从九零年开始当教师“做”教育,算起来也已经二十三四年了。
说起来肯定有不少人会觉得我应该很惭愧,这么长的时间,大半辈子的美好时光眼睁睁的过去了,可自己几乎没有什么上得门面的成功可以拿出手来,虽然每年都有几个喜欢我的学生,但我没当过优秀班主任,也不是教学能手,总之,政府盖过公章的荣誉都曾经离我很近但最终又都和我擦肩而过。我想,如果孔乙己在世的话,他一定会问我,“你怎么连半个荣誉都捞不到?”
当然,学校的领导在上级来考察干部的时候,也会介绍说,老刘是我们学校的骨干教师,在语文教学方面怎么样怎么样,是什么什么;但我自己明白,我自己的教学并不怎么怎么样,我也不是什么什么——除了抽空看看书、喜欢写点东东自己玩玩之外,我什么都不是。
什么都不是,也不会影响我思考“别人”现在的教育。说是“别人”的教育,不是说教育和我无关,只是觉得我好像是一个站在战壕外边参加战斗的战士一样,我总觉得现在的教育好像缺了点什么,缺什么我不知道,也想不出来——只知道自己和同事、同行们整天实在很忙,忙忙活活;学生也很忙,忙得晕头转向、愣愣怔怔的。忙的什么、为什么忙我都不太清楚,很多人也和我一样不太清楚。开学前学校开会,校长带领着学习局里的文件,题目叫什么《用心做教育,倾力促发展》,我才突然有点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缺少的是留白——教育如同作画,如果填得满满的,不留一丝儿空隙,那是匠人的画;大师的画都是疏密有致的,很讲究格局的。
局里的大佬用这样一个题目来招呼大家的行动,用意我不是太明白,如果不是为了使句式整齐而另有深意的话,我不愿意像我理解的这样:我理解“用心做教育”,就是要做教育的每一位工作者都要用心去做,用心去做,就要专心专注,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我觉得这是好的对的,这样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可以成为大师,至少能培养出合格的人——这样的教师才应该捞到那些盖了红戳子的荣誉。但是“倾力促发展”,我觉得就成了一个败笔——教育是唤醒心灵的艺术,既然是艺术,就应该重意不重力——一旦某种艺术成了力气活,那就是匠人们的事了。现在的“我”和“我们”,加上现在的学生们,有多少是在用心做而又有多少是在干力气活呢?我们现在急于教给学生和让孩子掌握的东西,有多少是他们自己成长的需要不是像喂鸭子填塞进去的呢?我们在教育上的很多做法是违背了人的成长规律的——这一点有很多人都是认可的。
我觉得真正的教育是留白的艺术,需要等,需要空,需要时间。让我们用心做教育,成为大师;而不要倾力促发展,只是一种热闹的场面和火热气氛,不要让自己沦为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