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禅山
(2013-03-12 11:17:45)
标签:
教学手记 |
分类: 教学手记 |
唐朝的韩愈先生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人们大都对前半句话理解深刻,而往往忽略了后半句——也许在比较正统的人看来,“行”不如“业”重要吧,还是有其他的原因,我不得而知。但至少大部分人都觉得后半句不如前半句重要和有启发性,应该是个公认的事实。
其实我不大赞同这种想法,我觉得“行”也很重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嘛,就是强调实践的重要。北宋的大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先生也不大赞同这种想法,也认为“行”很重要,所以他写了一篇文章来反思和反省这句话,提示人们这后半句话也很重要,也很有启发性,这篇文章就是《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记述了王安石一行四人游褒禅山的经历,走到了后洞因为路越来越难走,虽然见到的景象越来越奇怪美丽,可是有位同行者倦怠了,借口火把可能不够用要返回,王安石他们就跟着出来了。虽然他们已经比起一般人走的更远了,也欣赏了部分“奇伟瑰丽”的美景并且发现了“世之奇伟瑰丽常在于险远”的道理,但是还不及好游者的十分之一。出来之后就有人责备那个最早想出来的人,大政治家也立马就后悔了:自己不该跟随他出来而不能够极尽游赏的乐趣,并且感叹:世上最美的目的地,如果自己有力量有意志到达也有充足的物质装备,仅仅是因为跟随懈怠的人而止步实在是一件让自己后悔也让别人嘲笑的事。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像王安石这样无原则的随和别人去做事却是常常要发生的,只是我们缺少王安石这样对自己的随和而后悔、反思甚至自责以至悟出人生的大道理来的能力罢了。读《游褒禅山记》,我觉得至少应该得到一种思考和启示:不论做什么事,只要我们还有充足的物质条件,充沛的体力,有坚强的意志,我们就要再坚持一下,哪怕是在大家都停下来的时候,能坚持着再走一小步。也许正是这一小步,才是最重要的一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最有意义的一步。
走路是这样,做其他的事情更是这样,起码得像王安石这样善于思考,善于从一件给自己带来不快的事中思考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来;而不要只是事事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或者被别人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