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息
(2012-11-30 08:52:15)
标签:
教学手记生活感悟 |
分类: 教学手记 |
教授鲁迅先生的《风筝》一课,有很多感想。尤其是对于小弟“苦心孤诣的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表现出来的愤怒之情,有了自己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作者自己不喜欢放风筝,并且嫌恶,态度很明确;作为一个老师,我不喜欢学生做作业不认真,并且嫌恶——尤其对于学生苦心孤诣的来糊弄老师、应付老师更是感到怒不可遏。我不但觉得学生这样做是不应该的、没出息的,更觉得学生这样做对不起家长、对不起老师、更对不起自己每天起早睡晚的辛苦劳累。
这次检查《语文配套练习》上的第四单元测试,两个班的孩子让我大光其火。第一题是一个拼音题,我早就对学生有很高的要求:每讲一个单元,我都先拿出两节课来,让学生查字典,写生字,保证把本单元的字词认准写对,会注音,能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其实这是在小学就应该养成的一个习惯。可是这一次,十个字中有三个字是大面积出错:“潜行”的“潜”写成三声,“喑哑”的“喑”写成“Yēn”,最可气的是两个班上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把“着落”的“着”写成“zháo”。我问大家为什么不查字典?居然说以为这个字念“zháo”——我简直要出离愤怒了。我不止一次的和他们说,凡是考拼音的地方,一定有蹊跷,根据经验来读一般要出错,这样的地方一定要查一查字典。可是这一次很多所谓的好学生也都跟着出了错,我是不能不着急了。
还有后面的一个填空题,要写上《绿色蝈蝈》选自哪里,课本注释上清清楚楚的写着《昆虫的故事》,可是就是有那么六七个孩子不往上填,我觉得叫哪个老师也要生气的。翻译课文的两个句子,在《练闯考》上有古今对照,写得很清楚,但也有一些孩子不往上写,问他呢,还说不会。十四题是阅读题,问第四、九两段中的列数据有什么作用,有的孩子竟然能混着说“真实可信”。唉,我也不止一次而说过:这样的题要分开来说,在第四段是说明的什么,第九段说明的什么。可是他们不忘自己的耳朵里听,真叫人束手无策也!
于是,我在两个班都开了十几分钟的小会,说明有出息的孩子做事一定是认真的,不能做没出息的孩子,事事应付,事事糊弄——这样下去没有好结果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