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忙活侠
忙活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05
  • 关注人气:1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嘉1

(2012-03-18 05:40:47)
标签:

三国研读

生活感悟

分类: 书评《三国演义》

作为三国时期一流的谋士,郭嘉话不多,事迹也不多,不是一个特别活跃的人物,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第十回出场时被曹操聘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这是曹操聘请的第一位谋士。其他总共也不过六七次。其中十二回濮阳大战吕布时,曹操误中陈宫之计打了败仗,回营后操仰面笑曰:“误中匹夫之计,吾必当报之!”郭嘉只说了一句话,“计可速发”。曹操说出自己将计就计的策略时,郭嘉又说了一句“真良策也。”这些都还没有表现出郭嘉卓越的才能和见识。到了第十七回写的是曹操出兵征讨张绣的时候,行军途中一段小插曲就开始有意思了,这就是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这段故事中郭嘉是第六次出场。

原文如下:行军之次,见一路麦已熟;民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刈麦。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曰:“丞相岂可议罪?”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众急救住。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大家读过这段文字,一定都很为曹操叫好:这家伙太精明了,把一件对自己很不利的大坏事变成一件严明军纪、树立威信的大好事。你看他刚传下军令去,结果自己就违反了。可是他怎么会让自己军法从事呢?但是不军法从事有“何以服众”?很简单,如果曹操真的要严明军纪,拔剑自杀就完了。可是他没有,而是“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随呼”很好,要大家都知道,都注意:丞相要对自己执行军法了——其实曹操心里最清楚了,身边这么多人,怎么会让自己“按军法从事”呢——即便自己说“军法甚严”。其实“呼”行军主簿、等行军主簿的过程也是给自己和身边众谋士一个思考对策的时间,让大家都想想办法,这事该怎么办才好?

结果行军主簿不假思索的一句:“丞相岂可议罪?”尽管这是曹操想要达到的目的,可这决不是曹操想要的答案,但是等这句话的过程是曹操最想要的。所以曹操说:“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可见曹操根本就没想过要对自己“军法从事”的问题,他想的是要“以何服众”的问题。

但是事到如今,还没有想到好的办法,曹操只好“即摰所配之剑欲自刎。”曹操这个动作也来得很有学问,身边那么多人,怎么会眼睁睁地让丞相“自刎”呢?众人救住以后,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

总共二十一个字,两层意思:从理上说,古人的规矩是不可以对丞相这样的尊者议罪的——《春秋》可是古人做事的准则哟;从情上说,现实需要“丞相总统大军”,无人能够代替,也不可以“议丞相之罪”。既然情理都说的过去,不议丞相之罪就根本不存在众人服不服的问题了。再说大家谁都明白不能议丞相之罪,只是要给丞相找个合适的不议罪的借口罢了。

我觉得郭嘉这几句话说得既是时候,又有分量;字字千钧,句句合曹操的心意。更有意思的是郭嘉这几句话说的又很有分寸,如果再跟上给曹操提个建议:丞相你在众目睽睽之下,犯了这么大的错误,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吧?总得有个说法吧?比如割了自己的头发,或者自贬一级——后来诸葛亮犯了错误就是用的自贬三级的办法——可能会更好一点,众人会更服气。

我想如果当时的行军主簿是杨修的话,或者杨修站在郭嘉的位置上来处理这件事,可能就是我假想的这种情况了。但是郭嘉知道应该给曹操留下一点再发挥的余地,再升华的空间——让曹操表现一下自己比别人更高明——这就是郭嘉和杨修都很聪明,却有一个让曹操喜欢,一个让曹操非杀之而后快的原因所在了——做什么事都留下一点余地,逞能别过了头,即使自己真的能。所以郭嘉就打住不往下说了,他知道曹操还要在这件事上追求一个更完美的结局。

所以接下来曹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注意这里还有一个“义”字,郭嘉和曹操都说的是这个字,是道义,大义的意思;如果换成了“意”字就不好了。“意”字只能表示曹操免死是符合规定、规矩的,但不合道义、大义;不能更让人信服。“沉吟良久”,再次从侧面说明了郭嘉这两句话的分量,表现出来的高超智慧,以曹操的聪明才智和见识再“沉吟良久”,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了。曹操“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

曹操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善于把一件坏事做成好事,这是他杰出智慧和应变能力的表现。但是郭嘉在这里说的这几句话我觉得也特别有意思,所以提出来和大家讨论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当领导或上级遇到尴尬的事的时候,要能及时地站出来给领导打好圆场,找个台阶让他上去(不是下去,下去谁都能做得了的),帮助领导达成自己的目标;又给领导留下一点合适的空间,让领导适当地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比你少高一筹,你才会得到领导更大的信任和赏识——而不至于像杨修一样,因为过分地表现自己的聪明、不知道给领导留面子而遭领导嫉妒招来杀身之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雁阵
后一篇:郭嘉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