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井

(2011-04-25 02:53:48)
标签:

生活感悟

热爱生活

分类: 生活感悟

东井是一眼甜水井,我们水南十队、八队和水北一队、二队的人大多数都吃这口井里的水,所以不论春夏秋冬,井台上一直都是忙忙碌碌的。东井的得名,大约是因为他在我们村的东门吧,老人们没有说的,我也只能妄加猜测了。

东井上没有杆子,打水的人多了,有时候需要排队。

那时候在东井打水,要从家里带着井绳。井绳是用茅草打的,很粗糙,虽然剌的手疼,可是能增大摩擦力,不至于因为绳子太滑而抓不住。一头拴上一个钩子,把水桶挂在钩子上,然后一把一把的把绳子系到井里,把水桶左右摆动,桶里就灌满了水,然后再一把一把的提上来,解下钩子,挂在扁担上就可以挑回家了。打水的技术说说很简单,实际操作的时候,往往有些要领掌握不好,摆的幅度小了灌不进水去,幅度太大,水桶就会从钩子上滑下来,就掉到经理去了。一旦掉到井里,就得赶紧找大人拿捞钩,把桶钩上来。

那时候打水的人一般都是些十二三的孩子,大的一般也不超过十六七。我是从九岁就开始挑水的。一开始个头不够高,挑上水桶两头都不离地,只好把扁担的钩子绕着扁担转一圈,磕磕碰碰的总算离了地。两个桶里都装满了水挑不动,就挑半桶。因为路比较远,有二百来米吧,就挑一会儿歇一会儿。挑到家,压得肩膀很疼,但是得忍着。其实一担水挑回家,也很有成就感,毕竟自己不再是家里吃闲饭的了。所以一放学,就自觉的拿起担子,挑上水桶去打水。那时的孩子一旦承担起了挑水的任务,一挑就是几年,直到有弟妹可以代替自己为止。

冬天,井台上打水的人不断,你洒一点,结了冰,他再洒一点,再结一层,并越来越厚,井台越来越滑,可是我们都很小心,几乎没有人在上面滑倒。家里的大人这时候也偶尔嘱咐一下,要小心,不要滑倒;或者让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去挑——毕竟没有家长不爱孩子的。

后来,天越来越旱了,东井的水越来越少,逐渐就干涸了。淘了几次,也不太管用,人们就开始在自己的家里打小型的压水井了。有了小压水井,没有人来挑水了,井台失去了往日的喧嚣,只有夏日的夜晚还偶有乘凉和休息的人来坐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杆子井
后一篇:四眼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