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山记游
刘廷泉
五一放假,和孩子出去玩玩,是早就计划好的事。邀好了董、韩、王三位老师和孩子,没想到刘茂辉也禁不住诱惑,借了摩托车和我们同去。真可谓兵强马壮,浩浩荡荡——颇有点儿阿Q去革命的味道了。一路上说说笑笑,看着路边的风景,谈着游行的计划,每个人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转眼到了锦屏山脚下,很多人都站在路边等着,并且议论纷纷。一打听,才知道是门票的价钱太高了:三十元一位,不论大人小孩。妈呀,我靠——,我们一行十一人,不就三百三吗?太黑了。其他人也说,一个小小的锦屏山,待能有啥呢,不就是几棵树吗?不就是几块石头吗?爷爷不上了。爷爷爬旁边的山去。走就走,我们几个人一合计,也跟着别人当爷爷去吧。放好车,我们就向正门旁边的秃山上走去。
刚走到半山腰,老远处一个人冲我们喊:“哎——,别上了,那边有警察——”抬头一看,不远处的石头上还真坐着几个人。管他呢,我们又不犯法,爬爬山也没啥了不起的,总不能把我们抓起来吧;再说了,真不让爬,再回来呀,反正我们就是领着孩子来锻炼锻炼。
我和亚群走在前面,梅家领着孩子走在最后面。转眼上了山顶,看到山后面有条小路,我说,走哇,过去看看。没想到路越走越宽,拐弯抹角,又听到正门路上那些叮叮当当的锣鼓了,峰回路转,又是一些人或蹲或站或坐在路边。一问,又是前面有警察。他妈的,真倒运,又碰上这些山贼了。看着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我和亚群、董静只好也坐下来,先等等人再说吧。
好不容易等到梅家们到齐了,你说这样,我说那样,大家也没商量出个道理来。我说,反正不能这样干耗着,跟我走吧,从这里下去,登对面那山去。于是我们披荆斩棘,手脚并用,拖拖拉拉的下山了。虽然梅家有点不情愿,见大家都走了,也只好跟着下了。
从没有路的地方走,还真不容易。可是,毕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一会儿,我们就下到了山底,找到了条大道,不时还有人骑着摩托车冲到我们前面去。延涛说,等等梅家吧,我说,不用,爬山就是这样,快的尽管走,后面的人永远都和你这么大距离;你一等,慢的就更慢。
说着话,来到了一个农舍里。一位老人正跟一些人说话,到跟前一听,老人说的是大家可以从这里上山。他说,他们让我在这看着,不让人上山。
我问老人:“他们给你钱吗?你在这儿看着,他们得给你钱才行。”
老人笑了笑,“嗨——,还给钱——,嘛也没有。”
“您这是养了多少羊啊?”
“六十多只。”
“让在山上放吗?不是都封山了吗?”
“还能不让山里的放吗。”老人故意把“山里”说的重些。
“那些房子和汽车是什么人的?”我指着不远处那栋豪华的房子和漂亮的汽车。
“那是书记的,每天都来。”
“这里空气好哇!”我们都笑了。
顺着老人指给我们的路,我们很快就看到了那些叮叮当当的锣鼓。大家禁不住说说笑笑,孩子们也开始快乐起来。眼看就到了“正路”上了,突然,听到两个男人的声音:“干什么的,过来过来,买上票!”我们只好调头往回走,他们还是喋喋不休,“来,怎么走了,来买票……”
“我说,大伙能不能不说话,悄悄的就过去了。好,大家静静的——”
果不其然,我们没出声,拐了个弯,就看到了满山的游人,走在“正路”上的游人。哇噻——这下可好了。孩子们为能走好路高兴,我们为一家省下六十块钱高兴。
“大家坐下歇会儿,我过去问问警察,到山顶还有多远的路。”
……
我们向山顶走了一会儿,大伙都累了,就坐在石级上歇息,喝水,评论眼前的景物。亚群说:“早晨没吃饭,现在有点饿。”我才也觉得肚子里空空的,甚至已经听到了肠子和胃的对话。
“要不,咱们下吧。听说下边有活动,叫什么什么开园仪式,还请的著名主持人呢,听说还有省里的领导来参加呢。”
“怪不得锣鼓老是叮叮当当的。”
原来如此。
我们下到一个写着“锦屏胜境”的牌坊跟前时,又被警察拦住:“不能往前走了。下面正在举行仪式。”我们只好坐下来,看他们举行仪式。几个小学生被打扮成猴子的样子,站在几个穿西服、系领带的人前面。一个年轻人叽哩哇啦说了一通,有说今天到场的有谁谁谁,都是些很场面的人,有头面的人。然后又请什么市长讲话,话筒又除了毛病,一会儿能听见,一会儿又听不见,至于说些什么,谁也懒得去管。再然后就是放了一些鸽子和气球,引得大家都抬起头来看天。再然后就是年轻人宣布:“仪式结束,请领导到八大碗酒店用餐。”
“什么事呀?”
“人家都用餐去了,咱们往回走吧。”
“没有人管这些爷爷了。”
“孩子们,看见了吗?得当官呀!”
“当官能上八大碗呀。”
“能坐着汽车来呀。”
“不会累得脚疼。”
“不用走后山。”
……
一路说着,聊着,就下了山。我们都说,这次爬山,收获可大了,尤其是人家给孩子们上的这一课。
本文写于2005年5月2日 已发表.转载须告知作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