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在高原_
风在高原_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706
  • 关注人气:10,93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魏文帝曹丕如何赢得常山美女的真爱?

(2011-12-20 21:07:47)
标签:

常山

薛灵芸

原创

分类: 评论•文史

魏文帝曹丕如何赢得常山美女的真爱?

  

乾隆皇帝曾对一名身怀奇香的异族女子恩宠无比,赐其名为“香妃”,专门为她兴建“宝月楼”来金屋藏娇,重建她的家乡风景,以解她思乡之苦。这种为搏心爱的女人欢心而煞费苦心的做法,着实让今天的那些满嘴信誓旦旦、爱得死去活来的痴男怨女们难以望其项背、自叹不如。事实上,乾隆这类追求女人的做法不仅算不上创举,而且早有先例。早他一千五百多年的三国时魏国曹丕为取悦自己最宠爱的妃子常山美女薛灵芸,就曾以建造美女家乡的风景来赢得美人欢心。

据史料记载,薛灵芸是浙江常山(时称定阳县)赞乡人,距魏地足有数千里之遥,而且当时常山还属东吴管辖。相对文化发展的中原而言,赞乡偏远落后,民风质朴,盛行养蚕缫丝,丝织和刺绣十分普遍。从这段记载分析,赞乡应该在今天的常山县城天马镇城郊的渣赖湾村一带,因为渣赖湾村具有的种桑养蚕历史传统,改革开放初期仍是浙江重要的蚕茧生产基地之一。由此可见,浙江常山的养蚕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

    因受母亲影响,薛灵芸从小就学会了绣花。浙江西部的青山绿水把薛灵芸养育得清丽脱俗,她的美貌经常引得邻中少年在夜里前来偷看。这时的曹丕刚刚失去另一位有名的美女妃子甄宓,听到关于常山美女薛灵芸神乎其神的传说,本来就是生性风流文人才子的曹丕知道东吴居然有如此奇女,竟然心痒难忍。

正当曹丕心猿意马但又无计可施、陷入懊恼时,恰逢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兴兵70万讨伐东吴,孙权吓坏了急忙来求魏国帮忙。真是天赐良机呀,曹丕乐得差点偷笑出来,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孙权的投降,而且还执意派太常卿邢贞前往吴国,说是要给孙权加“九锡”之礼。

当这一切戏演完后,魏国使节向孙权委婉表达了曹皇帝对常山美女薛灵芸的渴望,孙权一听,原来是此等小事,即使是曹皇帝要娶吴国公主他也答应呀。他当即派常山县主要领导与美女之父薛邺(赞乡的亭长)进行谈话,要求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不惜一切代价着力办成这件事。

县领导思想上高度重视,亲自找薛邺进行说亲,动之以情,晓以大义,并以古代美女西施、王昭君为国献身的感人事迹和高风亮节来打动他,百般劝导,总算获得了薛邺的首肯,把女儿嫁给魏国皇帝当后妃。

生长在江南的薛灵芸,从来就不曾离开过故乡一步。在千里和亲的路上,她一路哭啊哭啊,哭得泪中连血都渗出来了,随从递上玉唾壶给她承接泪水,抵达洛阳时,壶中已盛满了血泪。后世因而称女子的眼泪为“红泪”。

见到哭成“梨花一枝春带雨”的荷花般高雅纯洁的常山美女后,曹皇帝当时心就疼了。为了慰籍薛灵芸的思乡之情,曹丕下令在后宫中筑起九华台,以便薛灵芸能登台远眺,遥思南方的故乡;又开凿了流香池,池中遍植由江南引进的荷花,荷叶田田,花如繁星,曹丕与薛灵芸泛舟池中,仿佛使薛灵芸回到了江南故乡的山水中。这种重建她的家乡风景来表达对心爱女人的真爱的做法,同为皇帝的唐玄宗对杨贵妃没做到,宋徽宗对李师师没做到,李后主对小周后没做到,直到一千多年后,乾隆皇帝遇到香妃,才重新出现了一次。

曹丕的苦心终于得到了回报,赢得了纯朴善良的薛灵芸的芳心。薛灵芸来自江南常山,最爱的便是织锦刺绣。她心灵手巧,所缝制的衣物,新颖美观,手工精致,自从她入宫后,曹丕所着服饰,都是由她亲手剪裁缝制。凡不是薛灵芸缝制的衣服,曹丕也一概不穿。宫女们也纷纷向她学习缝织和刺绣技巧,人们都称她是“针神娘娘”。

曹丕还将自己与薛美女同游芙蓉池的情景,写成了传诵不衰的《芙蓉池作诗》:

乘辇夜行游,巡遥步西园;

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

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彩,五色一何鲜!

遨游快心意,保已终百年。

从诗中提到“遨游快心意,保已终百年”可以看出,曹丕把心情的快乐,生命的康寿,看成了人生的第一要义,把其他一切都视若浮云,他与薛灵芸在一起,可以摆脱繁琐政务的缠绕和政治斗争的烦恼,真正享受快乐的人生,这种性灵的诗句在以慷慨悲凉为特征的建安文学中是不多见的。薛灵芸在宫中,真可谓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了。只可借他们这段纯洁的恋情过于短暂,薛灵芸入宫五年(黄初七年)的夏天,曹丕一病不起,驾崩于嘉福殿,享年仅四十岁。临终前,曹丕为了避免让薛灵芸年纪轻轻守活寡,竟遗命尽遣后宫淑媛出宫返家,这在古代王朝史上是十分罕见的。这样,年仅二十岁的薛灵芸得以返回阔别长达五年的故乡常山,重新寻找自己的幸福。

 

注:薛灵芸乃浙江常山人。因我国北方不产蚕桑,刺绣也多为江南女子才有,故有史书传薛灵芸乃河北常山郡一事,实为讹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