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学•诗歌 |
中国是诗的国度,数千年来产生的诗歌灿若繁星,其中有一些诗歌如战鼓,如惊雷,如号角,或慷慨激昂,或苍凉悲壮,它不一定是写得最好、给人以最美享受的诗,但却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诗,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历千百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现谨撷其中最震撼人心的十首诗,呈奉如下:
一、“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屈原·《天问》。
屈原文学水平最高的名篇无疑是《离骚》,但《天问》却是屈原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总体认识的总结与升华的一种艺术再现。从篇首至“曜灵安藏”,这部分屈子问的是天,宇宙生成是万事万物的先决,这便成了屈原问难之始;从“禹之力献功”起,对大量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与史实提出了问题。这些“问”,实际上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在政治斗争中所遭遇到的不平待遇的愤懑。
在那个时代,《天问》已不啻构建了一座精神和思想的巨峰,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它相当高的价值与地位。故郭沫若先生赞之曰:“《天问》这篇要算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乃永垂于千古。
三、“英雄穷途末路的悲歌”——项羽·《垓下歌》。
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史记》载西楚霸王项羽被汉军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兵少粮尽,夜饮帐中,自知败局已定,乃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羽有美人名虞,骏马名骓)唱出了气盖一世的英雄之士穷途末路的悲慨,“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宋朱熹语)。作为一位曾经不可一世的霸主,连自己的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悲哀!千百年来,它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四、“短章之神品”——汉乐府·《上邪》。
这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爱情诗,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在艺术上很见匠心。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这比平铺更有情味。
《上邪》是热恋中的情人对于爱情的誓言,它语言质朴、参差不齐、全无修饰,却有令人惊心动魄的力量,确实是“短章之神品”。
五、“劝戒避免兄弟阋墙”的绝唱——曹植·《七步诗》。
典故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最后,“七步诗”便成了曹植的救命诗,曹植运用了十分贴切、浅显生动的比喻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并因此逃过一劫。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只降低曹植的官爵作罢。
这首诗连同这个典故,都广为中国人熟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每当再出现兄弟相争时,中国人都会想起这首诗,周恩来就曾以“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为题词以批判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
六、怀才不遇者的悲壮之作——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这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但那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共鸣;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成为千古名篇。
后唐被北宋灭亡后,后唐之主孟昶的宠妃花蕊夫人在宋太祖面前作过一首《述亡国诗》,其词曰:“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将亡国误国、不战而降的后唐君臣骂得狗血淋头,读来令人畅快之极。花蕊夫人也因此诗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诗人以女子身份骂人枉为男儿,就比一般有力,个性色彩鲜明,不但表现了廉耻之心,而且有几分胆气,这行为本身就足为“十四万男儿”羞。
八、精忠报国、收复山河的英雄赞歌——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首词风格豪迈,气势磅礴,意境扩大,语言粗犷有力,气氛雄伟悲壮,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前人说这首词“千载后读之,凛凛有生气焉”。
岳飞的《满江红》曾一度作为国歌、被无数热血男儿高声传唱、奔走抗战前线,英勇杀敌。每当祖国蒙受耻辱、遭遇劫难、濒临危亡之际,大家就会不约而同的想起岳飞、想起《满江红》,九百年来,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已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成为凝聚和鼓舞人民同仇敌忾的一面旗帜。
九、真力弥漫、大气磅礴不朽诗篇——文天祥·《正气歌》。
宋代堪称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命运多舛的朝代,南北两代均陷于外族入侵,因此“壮怀激烈”的诗篇尤多,除了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也是最为震撼人心的杰作。“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全诗集中、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光辉的思想和高尚的胸怀,把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诗中展现的浩然的正气和坚贞的节操,令人感到真力弥漫、大气磅礴,对后世志士仁人有巨大的影响。”(《宋诗鉴赏辞典》第1373页)
文天祥在国家危难之际,始终以这种气节支撑自己履践这种崇高道德,置生死于度外,从内心扩充这种浩然正气,达到精神上的圆满境界。《正气歌》显示了人类精神的崇高与伟大,体现了人的尊严,激励了后代无数仁人志士,对铸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是一首不朽的诗篇。
十、抨击现实,勇于革新的呐喊——龚自珍·《已亥杂诗》。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激情澎湃,气势磅礴,寓意深刻,发人深思。
“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治国理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