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五代,读南北朝,再读十六国。
没有最乱,只有更乱。
中国古代,帝王如天。大凡盛世,必赖明君贤臣,内安社稷,外攘蛮夷,盛则开疆辟土,安则四海清平。帝王无德,则宵小兴奸佞狂,朝纲乱权争张,轻则天浊地荒,烈则分崩离析。
五胡乱华,始自西晋八王之乱。
自汉室倾颓,黄巾之乱,诸侯割据,至三国鼎立,再到权归司马,天下一统,承三国之基,囊四海之资,本可开启一段太平盛世,可惜武帝司马炎之继司马衷无德无能、偏又配个毒蝎皇后贾南风,追根溯源,贾充才具堪助治国,德行却不足齐家,教女无方,留下贾南风这样一个千古妖后,阴毒专权,秽乱朝纲,直接引燃了八王之乱,以至国将不国。
八王者,皆为司马氏不肖子孙,这么说不仅因为他们争权祸国,更因为竟无一人有定乾坤的格局和智勇,尤可叹的是时之权臣中也没有当年周勃、陈平那样的人物,能在吕后专权后拨乱反正以至于文景之治,八王之乱遂成为一出闹剧,只落得西晋败亡,只有司马睿与王导君臣在争权无功后退居建康开创东晋,算是识时务的清流吧,隔江北望,中原大地蛮夷雄起,胡马驰骋,城头变换大王旗。
五胡者,匈奴、鲜卑、羌、氐、羯;十六国者,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并成、夏。自304年巴氐李雄建立成汉、匈奴刘渊建汉(赵)起,至316年西晋灭亡,直到439年鲜卑拓跋部统一北方,中原及北方大地在这130多年里上演了中国历史上最令人眼花缭乱、也最血腥残酷的群雄逐鹿的连轴大戏,堪为压缩版、惊悚版蛮夷版的春秋战国。
十六国中强者有六,前赵(匈奴)、后赵(羯)、前秦(氐)、后秦(羌)、前燕(鲜卑)、后燕(鲜卑),一直搏杀在舞台的中心,前秦在大帝苻坚时代甚至一统北方,也是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史称“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包襄阳,北尽沙漠”。
而后崛起的拓跋北魏,一般不被归入十六国之列,但实际上是十六国到北朝承前启后的角色,先后东服后燕、北燕,西平夏、西凉,北伐柔然,再次一统北方,与南朝对峙,历史也由此进入南北朝时代。
抛开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感喟,十六国时期是游牧文明与中原文明的一次彻底的碰撞和融合,至北魏统一北方,经过洗礼的华夏文化又重装出发,以至于孕育出后来的隋唐盛世。
十六国,也留下了一串英主贤臣的美名,英主如苻坚、石勒、慕容垂、拓跋珪、拓跋焘,贤臣如王猛、慕容恪、崔浩;当然还有同时期江南东晋的桓温、谢安…
如果有一部如三国演义一般流行的十六国演义小说,那么这些名字应该会和曹操、孙权、孔明一样家喻户晓吧。
读历史,总不免去想“如果”。如果淝水之战时,王猛还在,苻坚还会失败吗?如果苻坚胜了,南北一统的前秦会提前200年完成隋文帝的大业吗?没有如果。

图-东晋十六国之世序图
图-东晋十六国之人物关系图

图-西晋时期地图

图- 前赵后赵前凉vs东晋时期地图

图-前秦前燕代凉vs东晋时期地图

图-前秦vs东晋时期地图

图-后秦后燕北魏后凉vs东晋时期地图

图-后秦南燕北燕北魏夏凉vs东晋地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