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2013-11-02 11:14:24)
标签:

河北茶人

鸿雪洞

绿雪芽

太姥山

文化

分类: 散记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齐集在太姥山的山门前。

 

10月29日,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一行28人深入太姥山鸿雪洞,探源中国白茶始祖“绿雪芽”。众所周知,福鼎白茶为中国六大茶类中白茶的代表,而“绿雪芽”名号则是福鼎白茶的代名词。王孙恭在其《游太姥山记》中曾言:“泉从岩罅涔涔滴井,如掬之,游人每挹此,烹‘绿雪芽’。”清吴振臣在其《闽游偶记》亦说:“太姥山亦产,名绿雪芽者最佳。”清代文人周亮工所著《闽小记》中明确道:“太姥山有绿雪芽茶。”民国文人卓剑舟在《太姥山全志·方物》中对福鼎白茶进行进一步阐释:“绿雪芽,今呼为白毫,香色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产者为最。”并考证出宋代史学家郑樵(字渔仲)在鸿雪洞掬泉烹茶:“闻道郑渔仲,品泉兰水涯,可曾到此洞,一试绿雪芽。”

代表团成员一路攀爬,你帮我助,先后来到了鸿雪洞。青翠蔽日、山涧清泉的下摩崖石刻上,“绿雪芽”三个大字清晰可见。大家终于见到心中久盼的“绿雪芽”了。据悉这充满诗意的名字,为明代兵部尚书熊明遇所起。观赏绿雪芽白茶母树游览太姥山胜景还要重要”,这是大家共同发出的心声。在一上午时间里,代表团一行全部集合在鸿雪洞旁,铺茶席、普茶汤,插花、焚香,围炉茶话,探讨绿雪芽母树生长因子以及此次与鸿雪洞的因缘所在,寻找古人留下掬泉烹煮“绿雪芽”的足迹。此次太姥山“绿雪芽”之行,河北茶人圆满完成了一堂茶文化历史必修课。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河北茶友在太姥山小息。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参拜福鼎白茶人文始祖——太姥娘娘。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在太姥山鸿雪洞举行普茶会。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河北省茶文化代表团在太姥山普茶,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到来品茶。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河北茶友攀登太姥山。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为了挽救人间荨麻疹疾患,太姥娘娘慈悲普洒白茶,功德人间。河北茶友的到来,或见太姥娘娘下凡人间。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会当凌绝顶,悬浮在空中的茶友,一览众山小。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鸿雪洞内“绿雪芽”,今日亦有河北茶人的茶席。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太姥山鸿雪洞内的茶座。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白茶仙子翁雯雯的“绿雪芽”情怀。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古茶树前,只为一睹绿雪芽风采。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明末文人周亮工颂绿雪芽石刻。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太姥山鸿雪洞,迷倒无数茶人。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唯独“茶娘”施丽君,手中握有福鼎白茶王牌“绿雪芽”,万望保护中国白茶文化遗产。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太姥山一片瓦禅寺风貌。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鸿雪洞前思考:一杯绿雪芽,能否承载着太姥山文脉。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太姥揽胜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太姥山石雕佛手。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茶海问路,何处有出口?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太姥山风光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太姥山风光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快下来吧,真让人提心吊胆。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太姥山夫妻峰。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头顶摇摇欲坠,小心过路人。
河北茶人赴太姥山鸿雪洞探源“绿雪芽”(图)
秀丽太姥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