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钟”与“碗不空”

标签:
舒曼茶话 |
分类: 散记 |
“灵感钟”与“碗不空”
——游古镇甪直偶得
图注:作文茶楼是甪直最有文化品位的地方。
“作文茶楼”,顾名思义就是在茶馆教授少儿习文所在地。茶楼是老楼,茶楼里收藏着很多“文物”,但我惟独对有两件东西感兴趣,并认为它是“作文茶楼”的灵魂所在。一件是铜铃钟,是学生在茶楼里闻声上下课的时间钟,主人把之喻为“灵感钟”,并赋予它“一声钟,万题通;两声钟,文思涌;三声钟,笔如风;四声钟,才无穷;五声钟,高榜中”的意寓,借“钟”立意,我姑且把此寓意立题为“作文茶楼”里的《五声钟曲》;另一件是茶碗,本是饮茶之用,但主人在碗中刻“碗不空”三字而陈列。意在告诉人们,只有在少儿时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人生知识之“碗”才不空,似有呼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感。可以说,“碗不空”是人生一种追求、一种希望。由此茶碗让我想起唐代卢仝“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七碗茶歌》。卢仝在每一只碗里都注入有人生追求,“文思涌、笔如风”之敏捷,对应的正是“惟有文字五千卷”写照;人生“不平事”诸多,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人书”者需要有“端起茶杯,放下一切”和“尽向毛孔散”的勇气。在知识积累的人生途程,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方可谓“才无穷”真正拥有者。待到“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人生第七碗茶时,心中的“高榜”自然到来,此时再看这只人生之“碗”,它还会“空”吗?
如果说,《五声钟曲》是对求知者的一种期许,那么,《七碗茶歌》则是寓意对人生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以“物”借“意”,提升到人生处世哲学来帮助少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才是“作文茶楼”真正的命题所在。
“碗不空”,茶正浓!
![]() |
![]() |
|
|
![]() |
![]() |
茶楼里的“习文台” | 茶楼里的“饮和泉”,冲泡一杯,文思涌动。 |
茶楼的后窗早已爬满了前来“闻茶听课”的绿色植物。
茶楼里的摆件已成“文物”。
学生在此作文下笔如风。
我与茶友在“作文茶楼”,临窗观景,以茶习文。
既是茶楼又是“博物馆”。